设置

关灯

第四十七章、微妙的发展

但一张脸却已经变得煞白煞白。

    看到穆延脸色变化,已在驿亭内坐下的宋天德点了点头。因为穆延的脸色若是没有任何变化,那才是宋天德真正该担心的事。

    挥了挥手,宋天德说道:“穆大人,别在亭外看了,外面日头大,我们一起坐下慢慢参详吧!”

    “宋大人所言甚是。”

    将手中奏折一卷,穆延脸色已恢复正常,大步走入驿亭中。不过在穆延摆袍坐下时,宋天德还是看出了穆延的紧张。因为穆延在坐下前竟忘了将官服袍脚卷好,这可不是一个长久为官之人应该忘记的事。

    在宋天德对面坐下后,穆延也不敢等宋天德开口,随即说道:“宋大人,你怎么会答应帮那兴城县知县将这份奏折递送给朝廷,难道宋大人没看出这份奏折暗藏的问题,或者说是包藏的祸心?”

    “穆大人严重了。”

    宋天德根本不在乎穆延为了撇脱关系而对免税田奏折所做的夸张评语,一脸淡定道:“或许在穆大人眼中,是不敢做如此想。但在天下官员眼中,恐怕不管敢不敢这么想,都没人不想得到一份免税田!”

    “大人的意思是……”不知宋天德想说什么,穆延试探道。

    宋天德这次却摇头道:“……不可说,此话不可说,也不该我们说。”

    “既然如此,大人为何要收下这份奏折?”穆延一脸不解道。

    宋天德义正词严道:“本官不收下这份奏折,又挡得下其他官员收下这份奏折吗?何况同时看到这份奏折的还有盂州知州李大人。甚至于只要有一人想出此策,天下迟早都会有人想出此策。与其逆水行舟,本官还不如竭尽所能将汪汪洪流导往正渠。”

    “原来如此,宋大人真是悲天悯人。但这个易知县,实在是……”

    即便宋天德的话很有些冠冕堂皇,可面对免税田奏折暗藏的各种发展性,穆延却也不敢轻易将心迹表露出来。,

    宋天德摇头道:“穆大人可不要小瞧了易知县,或许我们都未必能完全了解易知县的想法。”

    “此话怎讲?”穆延疑问道。

    不慌不忙将两篇文章从怀中拿出,宋天德递向穆延说道:“这是易知县给自家仆众编写的两篇启蒙教本,穆大人一看便知。”

    接过文章,穆延却没有急于展开,一脸不解道:“启蒙教本?易知县怎么又改行教书了,难道他还想教家中仆众读书、识字不成?”

    “其他人或许办不到此事,但易知县却又难说。”宋天德向穆延示意了一下已递到他手中的两篇文章。

    “哦?真是如此,本官到要看看了。”

    分别用双手展开两篇文章,穆延还在回想先前的奏折。或许那些文官是不怎么清楚免税田奏折的危险,但所有武将都知道,比起武器,造反最重要的就是钱、粮二字。只要有钱有粮,武器在北越国真是随处可寻。

    不过,情况在穆延看过两篇文章,或者说是看过《三字经》后就完全改变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随着穆延忍不住轻念出声,宋天德笑道:“怎么样,穆大人,这两篇文章作为启蒙教本的确很有意思吧!”

    “不是很有意思,而是意境深远,这《三字经》真的也是那易知县所写?与这篇奏折同为一人?”带着些许感叹,穆延却更加疑惑道。双眼不断在奏折与文章间扫视,一副难以理解的样子。

    宋天德满脸欣悦道:“老夫保证,确实为同一人所作。因此老夫在此有个请求,不知穆大人可否应允?”

    “宋大人有何请求?”

    在这种状况下提出请求,穆延可不敢在没听清楚前就答应下来。

    宋天德却也不在乎穆延谨慎,同样一脸慎重道:“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