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二十二章 昨日之事

名码头,千帆如云,凯旋的赵军士卒从码头之上登船。

    李重九立于岸边,新任的武阳郡郡守李文相,清河郡郡守崔君素,清河郡郡都尉王小胡皆是前来相送。

    清河郡乃是清河崔氏的郡望所在,虽说清河崔氏已是在天下开枝散叶,但仍有大房,小房,清州房,南祖房的崔氏子弟,身在清河。在河北二十多郡县中,清河郡人口最多,户数最广,最盛时有三十万户之多,乃是涿郡近三倍。

    眼下李重九让出身清河崔氏的崔君素,为清州郡牧守,也是有拉拢安抚清州崔氏之意,再借重清河崔氏之力量,安抚清河郡内各方势力,毕竟对于李重九现在而言,刚刚攻陷河北,底子太薄,对地方豪强必须怀柔,以免反弹。

    而一向高傲的清河崔氏子弟,能来至大名来恭送李重九返回幽京,除了表示清河崔氏的谢意外,还有另一层用意。崔君素当下向李重九推荐了数名族中俊杰,李重九心底有数,当下皆是将他们一一拜官,调至幽京录用。

    待要到了上船一刻,李文相姗姗来迟,李重九心知必有缘故,问道:“李公何事耽搁了?”

    李文相向李重九言道:“卑职特来向赵王献上厚礼。”

    说完李文相将手一招,随即几十人都被五花大绑押了上来,这些人青壮居半,男女老幼皆有。李文相指着这些人言道:“他们乃是窦建德余孽,秘藏在民间,秘密打造兵器,这些人为我属下发现,特抓拿来献给赵王处置。”

    李重九闻言走到近处,却见一女子对自己怒目而视,视其面容却依稀有几分相熟。

    李重九对身旁士卒,言道:“将此女子口中麻布取出。”

    说完这名女子口中麻布取出,李重九问道:“莫非是故人否?”

    这女子冷笑言道:“未料到赵王居然还认识我。”

    “窦线娘。”听其声音李重九这才恍然。

    李文相听了吃了一惊,言道:“居然是窦建德之女。”他的部下一时不察,居然让这等大鱼混在一群小鱼小虾之中。

    窦线娘仰天言道:“赵王,今日我落在你手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重九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必紧张,当下言道:“夏国已灭,这河北之地,尽归赵有,何必做些螳臂挡车之事呢?”

    窦线娘言道:“这河北本来是我的窦家……”

    “错,你这河北本是大隋的,”李重九断然言道,“眼下大隋覆灭,群雄并起,没有谁先谁后,孤得了天命,窦公败给我也只是成王败寇而已。”

    窦线娘言道:“好个成王败寇,眼下你已为王,我与我父已为寇,你爱怎么说都行。”

    李重九言道:“我又岂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与你多言实是浪费口舌,薛侍郎。”

    “诺。”薛万述上前一步。

    “这些人该如何处置?”

    薛万述言道:“眼下河北方靖,这些人乃是夏国余孽,但念其并无作乱,可免死罪,判流之三千里即可。”

    李重九点点头言道:“也好,窦线娘我与你父恩恩怨怨皆已是过去了,窦公现为乐寿侯,在御夷镇安度晚年,而尔母曹氏我也赦免了,何必又不多赦免你一人。眼下就让你至御夷镇,一家团圆,至于其他人,皆是流辽东三年,五年后可归原籍。”

    窦线娘一听愣在原地。

    “王上可以开船了。”

    李重九点点头当下迈步。

    “赵……”窦线娘想要开口,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但见李重九已是头也不回的登上赵军的艨艟战船。

    一旁赵军士卒上前将窦线娘以及其部下的绳索从身上解下,身在船舱里李重九看着这一幕。薛万述向李重九言道:“王上,怎不知你与窦建德的女儿,见过一面?”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