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89 智勇兼备褚飞燕

觉,荀贞在赵郡的地位举足轻重,已经不仅他本人被人看重,连带着他重视的人也被人看重了。

    刘衡说道:“中尉,这次出兵进山、二败黄髯,易阳/水畔、击杀王当,本郡之巨贼固是被中尉一扫而空,可是冀州的整体局势却不容乐观啊!”

    “噢?相君得了什么风声么?”

    刘衡久在赵郡为相,兼之他是世家出身,冀州诸郡国里的吏员里又多有他的故旧、朋党、同窗,消息来源很多,远比荀贞消息灵通。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前天,我巨鹿的一个朋友送信来,说博陵张牛角举旗作乱了,此贼自号将兵从事,三两日间就已聚集了上万乱民。唉,博陵是个小郡,恐怕现在已经被他打下了。”

    前朝桓帝是蠡吾侯的儿子,他登基后,把安葬他母亲的园陵名为博陵,从中山国析出了几个县,置博陵郡,以蠡吾为郡治。这个郡本来是中山郡的地方,占地不大,上万人攻之甚易。

    “张牛角作乱了?”

    荀贞、荀攸、戏志才等对视了一眼,俱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庆幸。

    荀攸喃喃地说道:“要非我等及早进兵,设计剿灭了王当,说不定王当现在也举旗作乱了!”

    褚飞燕与张牛角、王当来往密切,荀贞等早就判断出他们之间必有起事的约定,於眼下看来,他们的这个约定就是现在了。

    “自号将兵从事?”

    “将兵从事”这个称号有点古怪。

    “从事”者,是指大吏的下属,表面的字义是“跟从做事”,如州刺史的府中就有别驾从事等职,连上“将兵”二字,这个称号的意思显然是:率领兵卒,跟从做事。

    张牛角以此号自称,那么他是在、或者是他想跟从谁做事?

    荀贞略一思忖,即得出了答案:只有、也只能是张角。

    张角自号天公将军,所以张牛角就自号将兵从事,俨然是以张角的下属自居。

    张角虽然死了,可他在冀州的影响力仍然是独一无二,是非常巨大的,张牛角以张角的下属自居,这分明是想要借张角的名声,聚拢黄巾道的余党、余部。

    戏志才也想到了这层,嘿然说道:“张牛角其志非小!”

    荀贞记得张牛角在起事后不久就阵亡了,张牛角的志向是大是小,荀贞不感兴趣,他关心的是褚飞燕。

    张牛角临死前,对部众们说:“必以燕为帅”,可见他对褚飞燕的重视,而从褚飞燕后来的作为可以看出,褚飞燕这个人也确实是一个少见的人才,或不足以称为英雄,然亦绝对是一个当世的人杰。

    首先,褚飞燕有个人的勇武,“飞燕”这个绰号之得来便是因他身手矫健、剽悍过人、用兵如风火之侵。

    其次,黑山军是在褚飞燕的带领下发展壮大的,鼎盛时有“百万之众”。

    黑山军与黄巾军不同。

    黄巾军是张角一手创建、发展起来的,是以信仰为纽带、以道职为层次组成的,换而言之,也就是说,黄巾军有无可争议的领袖,有明确的政治追求,有严密的组织,而黑山军则不然。

    黑山军成分复杂,有黄巾军的余部,有盘踞在山区各郡国的群盗,有如张牛角这样的地方大豪,大大小小至少得有几十个山头,分布在绵亘数百里的太行山两麓之山谷中,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追求,没有严密的组织,在起事之初也没有公认的领袖,----张牛角也只是他们中的一员罢了,顶多在号召力上比余下的那些人强一点,而褚飞燕在继承了张牛角的遗产后,却以一人之力,把这几十个山头渐渐地团结到了一面旗帜之下,没有过人的手段是不可能的。

    再次,褚飞燕在势大之后,为避免被汉军主力围剿,重蹈黄巾军的覆辙,主动派人进京,请求招安,被朝廷拜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