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23章 历史的惯性

徐锐手里得到了重炮旅团,并且把这个重炮旅团给了第74军,于是俞济时的第74军得以在万家岭一举全歼松浦师团。

    因为松浦师团被全歼,导致冈村宁次痛定思痛,反思战术失误。

    另一方面,因为松浦师团被全歼,导致了蒋委员长的骄傲轻敌,史上在取得了万家岭大捷之后,蒋委员长也同样一度头脑发热,但在白崇禧、陈诚以及薛岳等人的劝阻下,并没有真正在德安与日军决战。

    但是在这个时空维度,白崇禧、陈诚以及薛岳却没能劝住蒋委员长,结果就是国民军比史上投入了更多的兵力,试图在德安战场与日军第11军进行决战,这也给了冈村宁次大量消灭国民军有生力量的绝佳时机。

    于是,徐锐的脑海里一下就浮起了,关于冈村宁次的一个未曾实现的大战略构想,在原本史上,冈村宁次曾经提出一个构想,在以主力沿长江南北两岸往武汉推进的同时,派一支偏师从南昌迂回过去,攻占株洲然后往北包抄长沙,威胁武汉侧后。

    必须得承认,冈村宁次的这个构想是非常可怕的。

    小日本这个弹丸岛国,从古至今也没出过一个像样的战略大师,但是拥有一定战略眼光的人物却还是出了几个的,比如所谓的明治三羽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战略眼光的,冈村宁次无疑也是这少数几个人物中的一员。

    冈村宁次提出的这个侧击长沙的构想就很可怕。

    一旦日军真付诸实施,则不仅仅是平汉铁路南端被切断,云集武汉的人员、物资无法及时往南疏散这么简单,更严重的是,此时湖南守备极其空虚,很可能被日军一鼓而下,这样的话,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四次长沙会战。

    若没有四次长沙会战,日军就不会被大量消耗,兵力调度上就会从容得多,然而国民军却失去了湖南省的税收以及海量的兵源,在中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所面临的局面就要比史上严峻得多。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史上冈村宁次的这个构想并没有付之实施。

    因为在德安战场上,冈村宁次遇到了薛岳这么个超级顽强的对手,虽然最后冈村宁次先输后赢打胜了德安会战,并且成功的占领了南昌,但是占领南昌之后,第11军却再也没有余力迂回株洲,侧击长沙了。

    但是现在,史却极有可能发生改变。

    因为现在,薛岳已经被调离德安战场,现在代替薛岳在前线坐镇指挥的是罗卓英这个平庸之辈。

    而且此时的蒋委员长比史上更加的骄傲轻敌,一旦德安战场出现重大失败,一旦第1军团遭到了重创,冈村宁次的第11军就完全有可能避免陷入与第1军团的缠斗,就完全有可能分出至少一个师团,从南昌侧击株洲,然后再往北抄截长沙。

    想到这,徐锐的一颗心便立刻提到嗓子眼。

    麻烦了,必须立刻提醒国民军统帅部小心!

    但是徐锐刚要动身走进通讯处,却又停住了脚步。

    既便提建议,恐怕还得讲究策略,如果直愣愣的跟统帅部发电报,蒋委员长非但不会听,反而会被认为是对他的一种挑衅以及藐视。

    当下徐锐把冷森森的目光投向杨八难。

    杨八难被徐锐直勾勾的眼神看得心里发毛,问道:“团长,我说错了?”

    “不,你没有说错,你说的基本正确。”徐锐摇了摇头,沉声说道,“但是问题恐怕比你说的还要更加严重十倍百倍,陷入危急的不仅仅只是第74军,还有整个第1军团,甚至连武汉行营也正面临着空前的威胁!”

    “什么?”杨八难闻言,脸色一下就变了。

    作战室里的另外几个高级军官也一下变了脸色,因为他们了解徐锐,也相信徐锐的眼光以及判断力,徐锐说第1军团正面临危险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