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三十七章 报纸

吧?”

    申用懋见张维贤要闲聊,便不急着走,简单的道:“是,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向皇上称臣了。”

    张我续神色微惊,旋即就看向景阳宫抬手,激动的道:“吾皇圣明,这乃是千秋伟业!太祖太宗之憾,没想到老朽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样场景,此身无憾矣!”

    林丹汗是黄金家族后裔,共尊的蒙/古大汗,尽管是名义上的,可名义这东西,有时候也非常的重要!

    比如说,张我续现在就认为朱元璋,朱棣都搞不定的蒙/古被朱栩搞定了,这就是比太祖太宗还厉害,挂个‘千秋伟业’还真没办法反驳。

    当然,这种话即便有理由,也没人敢反驳!

    申用懋哪里不清楚平时不怎么走动的张我续拦着他是为什么,稍作思索便道:“张大人不用担心,皇上估计有差事交给你了。”

    张我续见被看穿,也微微一笑,道:“申尚书,朝报上还有一个版面,我留给兵部,写写你们剿匪的事情,这次,可要申尚书你亲自主笔啊。”

    申用懋双眼一亮,现在朝报在民间渐渐普及,不止是京城,江南也缓慢的在覆盖,所谓的民间指的自然是士林,普遍百姓可没几个识字的。若是能有署名文章,那可是露面的好机会。

    对于张我续的投桃报李,申用懋笑着道:“那我谢谢张尚书了。”

    张我续谦逊着,两人又客气两句,张我续便迈着步,向着景阳宫走去。

    朱栩正在看着一道奏本,这是南方水师,总兵熊文灿的奏本,言称根据海上的消息,红毛与佛朗机人不睦,多有战事,已经波及近海,特向朝廷请旨,询问既定计划是否有改变。

    朱栩看了好一会儿,自语的笑道:“熊文灿倒也有眼光。”

    虽然这样说,朱栩还是拿起笔,在奏本上批拟:既定计划不变。

    大明水师近战可以,远洋还不足,对于红毛与佛朗机人的情况也不明,尤其是海贸正在发展,不能被打断。

    事情,得一步一步解决。

    朱栩正批拟着,张我续快步迈进来,抬手躬身道:“臣张我续参见皇上!”

    朱栩抬头看了眼,这位老大人八十多了还精神抖擞,腿脚利索,颌首道:“免礼吧,跟朕说说朝报的事。”

    朝报是明朝朝廷的官方报纸,在解决东林党的时候,朱栩在用来抢夺舆论导向下乘机产生的。

    张我续知道朱栩对朝报的重视,自也是万分上心,抬手就道:“回皇上,朝廷目前设立三个印刷之所,分别在京师,应/天府,洛/阳,借由各路商户,驿站,旅客等等分发,单京城每天就能发出两千多份,其他各处也都在飞速增加。只是地隔遥远,内中所载不能及时沟通,多有不便。”

    通讯不发达的现在,这也是难免。

    朱栩没有在意,想了想,道“单靠礼部还不够,这样,礼部可以甄选一些大商户,有能力发报纸的,可以严格审核,准许他们也办起来,不过礼部要派专人审核内容,还要经过当地巡抚衙门批准,若是借此生事,攻击朝廷,诽谤国政,朕绝不轻饶!”

    张我续一听就明白,慌忙抬手道:“臣遵旨!皇上放心,礼部会派专人审核,每份报纸都要送一份进京核检,旦有不妥,必当严惩!”

    朱栩‘嗯’了声,从桌上拿起刘时敏让司礼监刚刚眷写好的文本,道“这个是蒙/古大汗臣服我大明的文书,你先看看。”

    刘时敏上前一步,接过来递给张我续。

    张我续颇为小心的接过来,翻开认真看去,纵然早就知道结果,还是神色震动,忽然就噗通一声跪地,有着哭腔的大声道“吾皇英明神武,直追太祖太宗!蒙/古臣服我大明,乃千秋伟业,皇上之武功,定然万世流传,堪比汉武唐宗!”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