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九十一章

当然言辞上很是冠冕堂皇,说什么大家本系同根,中原之地永远是晋国的根脉所系等等……

    诸葛瞻已经很老了,六十九岁在这时候已经是很高的高寿了,虽然他的胡子已经完全白了,二尺余,垂在胸前,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

    但是刘谌完全没有放过他的意思,因为这个老家伙现在行事稳健,目光长远,眼中有大局,据说他每日回家,眼前放个地球仪枯坐,细细研究着这个庞大而荒芜的世界,对每天发生的新鲜事,对每一件新的发明,他都愿意去学习和了解……

    刘谌曾经问过他,已经位极人臣,而且年高德劭的他,为何还要如此努力?

    诸葛瞻告诉刘谌,忠臣良相,是诸葛亮毕生信念,自己的能力虽然不及家父其一,既然已经做到了丞相这个位置上,就一定要做良相,而不是尸位其上……

    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很努力,他认为刘谌最大的特点有两个字,一曰:新。二曰:大。

    自从刘谌出道,这世上的一切都开始日新月异,新变化令人眼花缭乱,所以要跟上刘谌的步伐,就要时时刻刻掌握新局面,巩固新局面……当然创新就算了,以自己的资质,弄不出来新的东西!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就是为刘谌守好摊子,刘谌在前面打,他在后面善后。

    第二个要跟上刘谌步伐的要诀,就是必须有大局面,长远眼光!诸葛瞻研究过刘谌,知道他做事,从来都是以世界眼光看的,所以这一点他必须跟上。

    诸葛瞻明白这些事的时候,已经是刘禅去世之后了,不过他的这些变化,还是被刘谌抓住了,了解了……

    所以,诸葛瞻的相位,没有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例受到任何影响,而是愈发的稳固起来。

    刘谌可以四处去走,可以把太子和国家放心的交在他的手里,把很多国之重器交给他处理……

    现在诸葛瞻做在交趾郡府的衙门大堂下,上首位的椅子上坐着刘谌,自己的身边依次坐着霍济、关彝、吕祥、赵广、王伯西、王仲西、杨炬等人。

    “大相,身毒那地方,现在已经由司马炎完全占据了,现在这个奏表已经上来了,还算是这个老儿识时务,也学着孙瑾,称臣纳贡,还算是乖巧……

    接下来,对此所谓大晋,该用哪些国策,在座的都是大汉肱骨,大家各抒己见,咱们商议一下?

    大相,先说出您的意见来?”

    “陛下,大汉自从您开始操持一来,虽然大汉铁军所向披靡,但我大汉最厉害的还不是军事,而是经略之道,经济之道!

    既然之前我们对身毒采取了经济战,老臣以为,对现在所谓的大晋,依旧采取经济手段就足以让其永不翻身!”

    “臣附议!”王大王伯西道,“用经济手段榨取利益,不用兵、不见血,收益好,可持续,是极好的手段……臣现在正在考虑大汉银行要尽快给他们贷款,助他们恢复经济,培养起我们庞大的市场……”

    “武力威胁还是很重要的,首先要让他们对我大汉有着十足的敬畏,他们才能乖乖的听话,才能不起二心,否则他们跟孙瑾一样,逐渐膨胀起来,不可一世起来,没事干就不断的发展他们的军事装备,白白的耗费物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