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一十六章 卢思密父子

凤凰的管理体制就是这种思想的尝试。”

    “能具体说一下嘛?”约翰卢思密眼神中透着探究。

    郭守云点了点头,“这种体制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董事会、总裁集中与分权管理制’。即:加强董事会对于企业重大决策的影响力,同时把日常管理和中小规模企业并购的权力交给子公司的总裁。…在我的规划中,凤凰公司的董事会可以分为‘常务董事会’以及‘大董事会’两种。”

    “常务董事会的成员包括:各个子公司总裁,以及凤凰公司首席财务官、首席风险官和首席人力资源官,以及董事长本人;维持在7~9人的规模,对凤凰公司以及旗下各个子公司的所有重大决策发挥影响力。”

    “大董事会,包含常务董事会的所有成员,再加上公司的独立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以及各个子公司的主要合伙人。规模维持在25~32人左右。大董事会的责任是审查凤凰公司半年和全年的财务报告,与董事长分享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也可对公司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向常务董事会建言献策的权力。”

    “除了常务董事会和大董事会之外,总公司还会把中层以上人力资源管理,各个子公司财务收归总部管理。并把总公司的管理人员维持在200人左右的规模。尽可能的保持它的简洁与高效。另外,压缩各个子公司的管理层规模,保持各个子公司的专注度,采用精英管理和合伙人制度,加强各个子公司的进取性和创造力!”

    听完郭守云的简单解说,约翰卢思密思虑片刻后,“这样的制度加强了董事长对于所有公司的管理权!”

    郭守云点了点头,“任何一个企业,包括政府在内都要有一个做出最终决策的人。董事长是凤凰公司的最终决策人。”

    “郭先生对凤凰公司管理结构的改革结果更像是现在白宫跟各州政府之间的关系。”老卢思密若有所思道。

    “卢思密先生的比喻很形象。不过跟政府的管理结构相比,凤凰公司还是有些不同的。尤其当重大决策在七到九个人之间产生的时候,不会出现过分的内耗和低效率。”

    说实话,比起老卢思密的比喻,郭守云更觉得自己对凤凰公司的管理架构改革,更像是华夏政府机构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当然,汉华也是如此。

    认同的点了点头后,老卢思密道:“可是郭先生又怎么弥合董事长和子公司管理者,也就是总裁在企业经营上的纷争呢?我想这应该是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其实很简单,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那一切都没有问题。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就拿到常务董事会上表决。”

    “那董事长如何产生?毕竟,人生不算长,郭先生不可能总是在这个位置上!”卢思密二世问道。

    “约翰先生的问题还真是够直白!”

    约翰卢思密摊了摊手,“如果能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表述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浪费时间让它变得更复杂呢?”

    郭守云认同的点了点头,“我欣赏这样的观点。至于你的问题,目前暂时的想法是大董事会根据各个子公司总裁的表现投票选举。当然,这个问题可能几十年内都不会产生,所以目前还没有非常详细的规定!”

    郭守云现在才二十岁,最保守估计他也能在凤凰公司董事长的位子上坐五十年。这让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郭先生非常坦诚!”约翰卢思密点头道。

    “两位先生都是华尔街金融界最顶级的精英,我希望能在这样坦诚的交流中获得你们建议,完善凤凰公司的管理体制!”郭守云诚实道。

    他知道自己的短板就是人脉,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想拉拢到更多的同盟军。而卢思密父子无疑是很合适的对象。

    另外,对于精明的人而言,卖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