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2章 冤枉隔壁农场

,不但清闲有人说话,工资还特别高,每个月还发米发油,甚至让李老爷子免费给他老婆看病。

    说员工福利,其实一打听就明白了,这是李青云对他的额外照顾。那些联防队员,听说也是李青云请的,但是那些年轻小子的工资也没有他高,更别提额外的福利了。

    当然,联防队员可以自由请假,农忙时,可以在家干活的事情,被他自动忽略了。

    李青云笑着回应,和老蒋聊了几句,才继续往前走。村里请来的临时工,也记李青云的好,毕竟他才是垂钓中心的大老板,村委会只占小头,一个个都向他问好。

    林伟国以为李青云极为霸道,在村里混得可能人缘不好,但没想到,走了这一段路,大闺女小媳妇老大爷小阿弟,都向他极为恭敬的问候,就算开起玩笑,也是极有讲究,不会像对其他村民那样,乱骂乱扯。

    李青云不可能自我吹嘘,不过吴镇长可不放过这个机会,就说李青云不但自己发家致富,还不忘村里的群众,给一些困难户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他的农场里请了二十多个工人,养猪场也请了二十多个工人,工资开的很高,比本县的平均工资高了一倍左右。

    村里的强壮劳力觉得外出打工,还没有在家挣的多,所以今年春节之后,外出打工的劳动力锐减,大部分都进了李青云的农场和养猪场。

    林伟国听了之后,先是赞扬李青云几句,然后话头一转,就问,既然农场这么赚钱,怎么不组织全村人都办农场,然后镇政府牵头帮助销售,这样岂不是一下子就帮全村人脱贫致富了吗?

    吴镇长苦笑一声,就解释道,由于蔬菜价格很不稳定,一些想跟风种植的农户,不是规模小,就是种植技术达不到,种出的蔬菜品相差,达不到菜商的要求,只能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最后一算,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赔进去不少种子化肥农药钱。

    此时,他们一行人已经走到农村门口,于是吴镇长就指着南边的一家守瑶农场,作为反面典型。

    “林书记你看前面这家农场,上一年才平整的土地,听说前期投入就有几十万,但什么都弄好了,连楼房都建好了,却因为不会管理,面临倒闭的境地。你看看他们那座小山,以前不管怎么说,都是绿油油的,现在你看看,居然被他们种得寸草不生,也不知道他们打了多少除草剂。真是胡闹,不但没给当地带来经济发展,还严重毁坏了本地的环境,这样的投资者,我们镇政府坚决拒绝,宁可不要这点投资,也不能毁坏美丽的自然环境。”吴镇长临场发挥的不错,义正言辞的批评守瑶农场的拥有者。

    不过她却是冤枉了许靖守,这个农场可不是打除草剂打的,而是风水灵修郑鑫炎的杰作。抽干了这座农场的灵气,反哺李青云的农场,两个农场放在一起对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县委书记林伟国赞扬道:“说得好!我们有些干部,就是不懂得保护环境,只会盲目的引来投资。这一点,你做得非常好。不过既然知道毁坏环境不对,你就应该尽快和这个村的村支书商量一下,把这家农场的投资者赶走。青龙镇是我们县难得的旅游重镇,一切资源还没开发出来呢,绝不能毁坏。”

    他们这一唱一合,就决定了守瑶农场的命运。李青云在旁边听得直瞪眼,心想这些政客就是厉害,自己刚才只是帮了吴镇长一点忙,又卖她一点面子,她就投桃报李,帮自己整治许靖守。

    李青云心中暗叹一声,平时真是小瞧了这个老同学,人家玩手段可比自己强多了。以前她没帮自己整治许靖守,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没帮她什么忙。关系呀,都是相互的。

    关鑫炎干咳几声,非常努力的憋笑,憋得很辛苦,差点憋出内伤。把隔壁农场搞得寸草不生,这是他在被逼迫的情况下,架设得最完美的一个阵法,把压箱底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