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九章 一言不合就发车

左右无亲,丞相希望宗室入朝觐见,陪着陛下说说话。

    另外许多朝廷典礼需要宗室撑场面,两年来许多本该宗室承担的职责是大臣分担,原先山南未和朝廷接壤,宗室无法抵达邺城情有可原,但如今国境已连成一片,邺城却依然没有宗室出现,别有用心之人很容易借此大做文章。

    当然丞相无意要宗室长留邺城,逗留一段时间便可返回,也不想让人说他意图对宗室下手。

    “那孩儿这一去要几时才能回来?”宇文温问道,他很自觉,面对不可抗力放弃了抵抗,虽然事情的进展出乎他预料之外,基本和‘一言不合就发车’没区别,但该承担的责任就得承担。

    “扣掉来回路程上花费的时间,大约月余也就够了,蜀国公也不至于把事情做绝。”宇文亮没有拐弯抹角,他还是习惯称呼尉迟迥为蜀国公,这种事情大方向上没得选。

    小皇帝孤零零待在皇宫,作为宗室不去探望也说不过去,虽然从权力斗争角度来看,到邺城的宗室有被扣为人质的危险,但尉迟迥只要思维还正常,决计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宇文亮自然是不可能去邺城,真要这样做那就和老虎入笼没区别,而长子宇文明去也不太合适,万一真要待上几年那可让人坐立不安,所以次子宇文温去是再合适不过。

    一切和将近三年前差不多,当时安州和长安朝廷‘握手言和’,能去长安的也就只有宇文温最合适。

    还有一个因素,宇文温的正室尉迟炽繁,是尉迟迥的亲孙女,宇文温和尉迟炽繁的婚姻,是宇文氏和尉迟氏联姻的结果。

    故而宇文温到了邺城后,可以凭着孙女婿的身份拜见尉迟迥,即便是和尉迟迥的第四子尉迟惇、侄子尉迟勤也能攀交情,侄女婿、堂侄女婿这关系总比不搭界的外人强多了。

    宇文温是宇文亮亲生子,但又出继宇文亮弟弟宇文翼继承香火,宗法上和宇文亮不是父子而是伯侄,朝廷只要不打算把事做绝,那宇文温到邺城也就是走一圈。

    可这样一来他在巴州的‘事业’就得耽搁了,眼见着陈国副本即将再度开启,宇文温只能无奈‘离线’,其中滋味也只能无语问苍天。

    “二郎,虽说防人之心不可无,但是蜀国公也未必真有那层意思,你到了邺城不可造次。”宇文亮叮嘱道,宇文温上次出使长安,在大殿上无故撩拨辅政丞相、隋国公杨坚,差点就弄出大事,所以他不能不叮嘱。

    如今已经篡位登基的杨坚,年纪和宇文亮差不多,可蜀国公尉迟迥已经年逾七旬,算是杨坚、宇文亮父亲一辈的人,万一真要在大殿上被宇文温气得当场昏倒身亡,那就真是祸事了。

    尉迟氏要和宇文亮一家翻脸倒是其次,大周可经不起这样的内乱,一旦被隋国趁虚而入,那就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且不说宇文温会不会被当场格杀,他父子三人国破家亡后可是逃无可逃。

    就算逃到江南陈国,而陈帝不计前嫌接纳,可依着陈国那半死不活的德性,怕是过不了几年就会被隋军攻破建康,到那时其他人都可以降,他父子三人连同幼子可都是要掉脑袋的。

    然后妻妾被赏给有功之臣,各种喜闻乐见的段子搞不好会流传千古。

    “父亲,事情轻重孩儿自然知道,只是此次去邺城,陛下到底靠不靠谱,不会急不可耐弄出什么问题吧?”宇文温又问道。

    他就怕那位当皇帝其实和傀儡没区别的小堂弟不靠谱,万一见着了亲人情绪激动,玩什么“咬指血书衣带诏”就祸事了。

    “二郎哪里话,蜀国公还没到那个地步!”宇文亮训斥道,“蜀国公是太祖的亲外甥,你莫要乱想!”

    “父亲,蜀国公也许不想,可难保其他人不想。”宇文明说道,权力之争可是鲜血淋漓六亲不认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