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四十三章 五十知天命

“道口”,如果有火车在铁路上行驶,意味着沿线道口的交通中断,长安火车站建成后,火车车流量必然不会低,若是为了保持铁路通畅,就会导致南北道路交通频繁中断。

    进而造成大范围的交通堵塞。

    同理,南北走向的朱雀御街,也会被铁路干扰。

    所以,火车站设在城里,即是“利民”,也是“扰民”。

    为此,工部通过多次现场勘察以及论证,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一,建设“复道”也就是高架桥,让城中南北走向的几条主要干道(包括朱雀御街)跨过铁道,马车、人力拖车还有骑马的人、步行的人走高架桥过铁路,和火车互不干扰。

    二,长安城内的铁路沿线两侧,除了几个无高桥梁的道口,以及必要的进出口外,都要筑起围墙,并设哨岗,挡住随意穿行铁路的人、畜,以确保火车的畅通无阻。

    避免火车在城内线路行驶时,为提醒横穿铁路的人躲避而频繁拉响汽笛,导致噪声扰民。

    三,长安必将是关中地区铁路运输体系的中枢,为了缓解长安火车站的线路调度压力,必须将经过长安的铁路分为南北两线。

    南线,就是进入长安城的铁路线;北线,就是从长安北郊经过的铁路线,这条铁路,是给“过境”火车使用的线路。

    将来,自西而来、往东去又不需要停留长安的火车(主要是货车),走北线过境,不需要穿城而过,可以节省时间,也不会造成城内线路拥挤。

    与此同时,一定品级、爵位以上的官员、贵族,还有皇族以至天子,其专列可以在北线的长安北站进出,与庶民分开,井水不犯河水。

    长安北站在城北郊,距离皇宫近,也距离高官显贵聚居的坊区近,所以该站的设置,将极大方便天子及皇族、贵族、高官乘坐火车出行。

    两个火车站各司其职,也避免了因为各种官府仪仗队的出现,导致火车站被迫实施各种管制,进而给普通旅客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同理,长安及附近地区的兵马调动(出京、进京、路过),包括各地府军的“番上”,还有各类军需辎重的转运,都在长安北站进行,能在提高通行效率的同时,避免扰民。

    这一安排很有必要,因为一旦有大量兵马、军需物资经由城中火车站转运,必然会严重影响民用车次的运行。

    工部如今拿出来的火车站建设方案,都经过大量现场勘察、调研和论证,尽可能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是最优方案。

    相关资料很多,工部将其印刷后,提前半个月送到各位三高官官手中,然后还派吏员作为讲解,向三高官官解释各种问题。

    所以,今日的会议上,天子及三高官官都对何稠介绍的方案了若指掌,对于利和弊的取舍,会前就有了腹稿。

    大家的关注点,主要是建设费用。

    如何又省钱(相对)又好的修建长安火车站,是政事堂诸公要考虑的问题。

    正所谓家大业大开销大,朝廷的收入虽然逐年增加,可开支也是逐年增加,即便有发行国债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但如今的朝廷已负债累累。

    负债不可怕,只要“负债率”不高,能够按时偿还债务即可,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朝廷不可能无限制的发行国债。

    所以,即便是拉电报线,朝廷也无力在短时间架设完善的电报线路网,遑论大规模建设耗铁量巨大的铁路。

    捉襟见肘的财政收入,和巨大的建设需求形成了矛盾,然而,别的建设工程也许能缓,电报和铁路不能缓。

    政事堂诸公,都明白电报和铁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即便再难,都要咬紧牙关,把电报线和铁路慢慢修起来,而不是“稍后再议”。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