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90章 星光点点

唯一能向这群无畏的空中雄鹰们表达自己敬意的方式。

    那,是中**人对中**人之礼。

    周大鹏和他的僚机在座舱里,同时向红色战士们回礼,然后,毅然推动加速杆,深踩油门。

    编号001,机身上已经了七颗红星表示周大鹏已经击落七架敌机的飞机在发动机巨大的轰鸣中加速滑行数百米后,昂首起飞,跃入唯有星光的高空。

    两架一轮,总共八轮,十六架飞机全部跃入高空,在绕着延安城飞了半圈之后,以周大鹏和他的僚机为箭头,以两两双机为编队呈“雁”形排列向东北方向飞行。

    这是刘浪还在美国时就给“航空义勇军”和飞行教官提出的一个小建议。在曾经的时空中的战争初期,英法空军战斗机的编队方式有严重问题。出于美观考虑,(也因为机载无线电当时还是新鲜玩意)他们习惯于采用比较密集的3机楔形编队。这样的编队方式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在遭到突袭时,战机紧急转弯闪避,很容易和自己人撞上。

    而第三帝国空军因为有在西班牙的经验,其编队形式更为合理:第三帝国战斗机采用双机编队作为最小的战斗单位,由长机和僚机组成。在战斗巡航中两架飞机前后间隔约200码,僚机在后,这样长机可以集中精力进行搜索而不用顾虑其后面的视觉盲区,在战斗中,僚机在长机攻击时负责掩护其身后。而每两个双机编队又可以组成一个相互掩护相互支持的四机编队。

    后来这种以两机为基础的编队方式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并迅速的为其他国家所效法。事实上,此时的中国空军正是采用从德国教官那里学来的那一套,采用长机和僚机双机制,完全领先于日本人的三机制,假若不是飞机数量相差太多,恐怕,泪洒长空的,早已是日军的海陆空军高层了。

    是的,此时由延安起飞的飞机,不仅仅只是从南京转场过来的15架了,还有一架从四川成都机场悄然飞来的一架,那是留守成都机场的航空义勇军八架中的一架,也是周大鹏给自己的新僚机同伴准备的座机。

    十五架,不是“航空义勇军”的常规战斗队形,其用意之初,也不过是周大鹏和刘浪密电交流后用以糊弄老周同志以及无孔不入的日军间谍的,那意思是俺们真是转场回四川修整的,不是去打仗的。

    而实际上,除了会有恒宇带领着机械师携带着足够的零配件和需要补充的弹药早在半月前就出发由华商集团用卡车运至延安,还有一架飞机单独飞到延安,将15架战机补充完整成为16架战斗编队。

    天空,依旧一片漆黑,星光和东方微微的鱼肚白根本不能为飞行员提供看清前路的视线。在这样的环境下飞行,对飞行员来说,是极大的心理考验,尤其现在是飞行在不过1000米的低空,你根本不知道,会不会在下一刻就撞上高山。

    陕西和山西,可不是什么平原地带。

    当然,这并不是最可怕的,飞行编队随时能将飞机飞上5000米高空,阻力减少的同时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只要油料足够,你可以飞到“天荒地老”。

    现在,最可怕的是怕不能精准的飞准方向,稍微一点点失误,就有可能导致距离战场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那对于长途奔袭油料有限的飞机编队来说,那是致命的。

    而之所以保持1000米的高度,也是刘浪在电文中专门指出的,虽然周大鹏并不明白刘浪这种降低飞行高度只有坏处没有好处的建议,但出于对刘浪的信任,他依旧这么做了。

    无线电中没有什么嘈杂的声音,除了飞机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再无其他,但周大鹏仿佛依稀能听到队友们有些粗重的呼吸。

    他们在紧张,任何人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下以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开赴未知的战场,都会紧张。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