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40章 捧杀之

杀了她的亲哥哥吧?

    李中易的登基大典即将举行,礼部正是主要办差的衙门,赵雪娘提议把王春望调去礼部,其中隐含着很大的用人哲学。

    谁都知道,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李中易在赵雪娘的提醒下,忽然想起了一件往事,晚清时的清流领袖之一,张佩纶,经常上奏折骂李鸿章卖国、专权、有不臣之心,骂得非常之痛快。

    李鸿章恨得牙根直痒,却因慈禧太后的庇护,而无可奈何。

    1882年,张佩纶署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针对法国侵略越南和觊觎中国边疆事,他先后上奏章十数篇,主张以武力抗法。

    李鸿章终于等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找人奏请朝廷,让张佩纶以三品卿衔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

    结果,在法国人的偷袭之下,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张佩纶声名扫地,丢官罢职,发配去了边疆,最终居然成了李合肥的女婿。

    现在,王春望其实也是张佩纶式的嘴炮官员,如果把他弄去礼部办实事,肯定会出纰漏。

    到那个时候,李中易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王春望了。由此可见,赵家的女儿,绝非菠大无脑的傻姑。

    美美的睡了个回笼觉之后,李中易在赵雪娘的伺候下,起床更衣。

    王春望的事情,暂且先放在一边,李中易的登基大典一直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

    孔昆作为钦定的迎驾使,登基大典的完成情况,和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孔昆抓得很紧,几乎每天都要找来相关的官员们,询问监督执行的进度。

    而且,宫里面娘娘们的正式册封大典,也需要及时的通知孔昆。

    孔昆的手头,已经有了诸妃的名单,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赵雪娘被册封为雪嫔。

    李中易册封别的女子为嫔,孔昆都不至于如此的诧异,偏偏赵雪娘一对亲哥哥搅活进了谋逆的大案之中,这就显得格外的耐人寻味了。

    孔昆命人下札子,请大理寺卿杨廷匀来内阁见他。按照李中易定下规矩,大理寺直属于他本人管辖,和别的机构没有任何的瓜葛。

    不过,在行政序列之中,大理寺依旧必须尊重内阁的崇高地位。孔昆并不是想干预具体的案情,而是想从侧面了解一下,赵老二和赵老三的情况。

    按照孔昆的猜测,既然赵雪娘封了嫔,赵匡胤和赵匡义这兄弟俩,很可能会从潜邸转移去大理寺。

    毕竟,李中易是个很讲究规矩的皇帝,只要有规矩在,他就极少违反。

    果然,大理寺卿杨廷匀来了之后,被孔昆绕出了赵家兄弟,已经被正式移交到了大理寺的准讯。

    这么一来,孔昆的心里,多少有些失衡了。赵家参与谋逆的行动,虽然是未遂,却绝对脱不得干系。

    孔黛瑶是堂堂参相之独女,值此新君登基大典之际,竟然没获得封赏,这实在有些打脸了。

    孔昆心里不舒服了,却又不好马上发作,他只得递腰牌进潜邸,要求独对的机会。

    李中易对内阁的相公们,还是非常尊重的,孔昆的腰牌一递进来,他便第一时间召见了孔昆。

    孔昆明明心理藏着事儿,却依旧一板一眼的汇报了筹备登基大典的各项准备情况,连半个字都没有提及孔黛瑶。

    孔昆频频的看向李中易身后的赵雪娘,李中易起初没在意,时间一长,就察觉到了孔昆的异状了。

    没听说孔昆有好色的毛病啊?李中易心里有些奇怪,赵雪娘又不是李七娘或是费媚娘那种祸国殃民的美人儿,孔昆频频看她,是何道理?

    等孔昆走后,李中易深入一想,随即明白过了味儿。敢情,孔昆的女儿孔黛瑶,李中易至今都没碰过,更没有颁诏封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