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奥尔特云

星都是一样的。差不多都是一个圆球形。当然越是小的行星,其规则就越是不太规范。因为小的行星,总是会受到别的小行星的撞击。这样它们的形状就很难是一个圆球形。

    而大行星就不一样了。大行星由于自身的体积很大。一般的小行星撞击到大行星身上时,是不会给大行星的形状造成很大的影响。大行星仍然会是一个比较圆的椭圆形。

    而小行星就不一样了。小行星由于本身体积比较小。要是受到别的行星撞击的话,那肯定就会改变一些形状。让小行星的形状就是千奇百怪的。很难有比较圆的形状。

    可不管怎么样。不管是大行星还是小行星。只要是石质行星,那基本上都是不规则的圆形。可是彗星就很奇怪了。这种天体的形状在接近太阳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会有一个长长的尾巴。就象是一个大扫把一样。所以说,我们普通人就把这种星星叫做扫把星。

    但是天文学家,不愿意用这么难听的名字来命名这种小行星,而是用一个比较好听的名字来命名。天文学家把扫把星叫做彗星。

    彗星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天文学家在研究彗星来源时,往往要对彗星轨道进行统计分析,看看它们在受大行星引力摄动前的轨道是什么样子,从中来寻找规律。1950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对41颗长周期彗星的原始轨道进行统计后认为,在冥王星轨道外面存在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冰库”,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云团”。这个云团一直延伸到离太阳约22亿千米远的地方。

    太阳系里所有的彗星都来自这个云团,因而人们把它称为彗星云或奥尔特云。如今一般把奥尔特云的距离定在约15万天文单位处,大体上是冥王星距离的4000倍。速度最快的光从那里来到我们太阳系也要走上两年多,因此这里的彗星绕太阳一周要花很长的时间,只有当它们跑到离太阳几亿千米远时,才能被人们看到。它们在轨道上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远离太阳的地方。

    以池谷-关彗星为例,它在近日点附近速度为每秒500千米,仅用两个小时就跑完了靠近太阳的半边,但要跑完远离太阳的那一边,却要花上1000多年。池谷-关彗星的周期还不算长,有些长周期彗星旅行一周要经过几百万年的漫长岁月。所以,尽管天文学家估算奥尔特彗星云里可能有1000亿颗彗星,而全世界每年发现的彗星平均只有五六颗。

    由于彗星云离太阳非常遥远,在彗星云的位置是看不到又大又圆的太阳的,太阳真的成了名副其实的“普通一星”,亮度比地球上看天狼星还暗一些。但彗星云离其他恒星更是难以想像的远,彗星云得不到任何恒星的光和热,所以像一座“冰山”。彗星就来自这座冰山,这些冰山上的来客本身也是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冰山,大的直径超过10千米,比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壮观,小的则只有几十米。这一座座冰山都是由大量的冰物质和尘埃混合而成的。冰物质中除大部分是水冰之外,还有一氧化碳冰、二氧化碳冰(干冰)、氨冰和甲烷冰等。

    因冰物质中混有大量的尘埃物质,所以冰山看上去是灰黑色的,而不像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南极冰山那样晶莹可爱。美国天文学家惠普尔给它们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脏雪球”。由于从太阳邻近区域路过的恒星对原始彗星的扰动,质量小的彗星离开彗星云,扭过头来,或往太阳系外跑去,或朝太阳系内部飞奔。多数彗星在向太阳进发时是沿着双曲线或抛物线轨道的,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长途跋涉,当它们离太阳越来越近时被人们用望远镜捕获。

    一些彗星与大行星相遇时轨道受到摄动,变成椭圆形轨道,由非周期彗星变成新的周期彗星,开始在太阳系“安家落户”。1958年,美国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在太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