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八百二十五章 风雨欲来(二合一)

是让吏部尚书杨巍将丁此吕贬谪为潞安府推官。

    但是申时行此举,捅了马蜂窝了。

    张四维当初为了干掉冯保,授意门生言官李植等弹劾张居正一党。结果无数张党官员落马,言官从此势大,内阁对言道失控。而申时行又是张居正的心腹,故而言官对于他接替张四维担任首辅,都是十分的不满。

    李植他们为首的言官,是意许王锡爵接替张四维。

    故而言官有让申时行下台,王锡爵接替为首辅心思,现在申时行将丁此吕贬官后,如同对言官宣战,就如一颗火星,丢进了火药库。

    于是言官们什么事也不干了,李植,王士性等人交章弹劾申时行,群起攻之。

    申时行继任首辅不满一个月,御史台,六科给事中就有超过一半的科道官员,都上奏章以保丁此吕的名义,弹劾申时行,杨巍意图借此举来蔽塞言路。

    申时行,杨巍被迫向天子上疏辞官,顿时朝野上下震动。

    而就在此时,山东济宁,河道衙门总督。

    一顶绿呢轿子落在了河道衙门公署前。

    河南道巡按御史曾乾亨走出了轿子,公署门前早有官吏上前迎接道:“曾巡按,河督在衙内恭候多时了。”

    曾乾亨点点头,拾阶而上。

    眼下御史台势大,就算是河道总督,也不敢怠慢,何况是巡按御史。

    要知道十三道御史在京为言官,在外就是钦差。

    放外差的御史,也分三六九等。

    放外差的御史,有小差,中差,大差之分。

    小差乃是试职,凡御史初任多是小差,到地方历练,不要身兼要事。

    而中差则为专务,有清军,印马,屯田,巡盐等等,一事一差。上一次在归德府被自杀的御史,就是奉旨巡视河工。

    至于大差则为一省巡按。

    巡按御史权力有多大?

    六品以下官员,朝廷许径直拿问,不待劾奏。其权力之大,就是一省巡抚也是忌惮三分。

    要知道巡按御史不过正七品,而巡抚是正三品,二人同属都察院,按道理来说应是上下级。

    但巡按御史却可以完全不卖巡抚的面子,在明朝官场上,巡按因事与巡抚不和,而弹劾巡抚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巡抚与巡按之间的争执,朝廷往往会偏袒官小的巡按,而不会帮身为封疆大吏的巡抚,这就是明朝一贯的‘以小御大’,‘以卑督尊’之策。

    所以有人戏言,以往一省三司是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而到了万历年,一省三司已变成巡抚,巡按,布政司,此排名已分先后。

    曾乾亨入内后拜见李子华口称恩师,原来是李子华是曾乾亨府试座主。

    这曾乾亨也是万历五年时中了进士,与朝堂上的李植,江东之不仅同年,更是同气连枝,一个鼻孔里出声的人。

    当初朝堂倒张时,他曾上《奸险大臣蔑视公论乞赐罢斥以正人心疏》弹劾张居正,立下赫赫战功,堪为御史台里的猛人。

    曾乾亨向李子华叩首,李子华亲自将他扶起道:“你我师生多年,无需多礼。去年送令尊的辽参可服了。”

    曾乾亨感激地道:“回恩师的话,家父身子已是好多了,今年可以下床了。”

    李子华点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二人分宾主坐下。

    李子华与曾乾亨料起朝廷近来局势。待听闻科道交相弹劾申时行时,李子华略有所思。

    曾乾亨正色道:“学生代天子巡狩,来至地方,不能尽上谏之责。否则当与诸位同僚一般上书天子,弹劾奸*******相这词一年前,还用在特指张居正,今日申时行已是以身代之。

    李子华道:“申吴县在位十几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