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读书之才,有志于科举,但心底急功近利,此非读书之道。我不忍荒废良才,当时辞官在家又有空闲,故而才教你读书。”

    林延潮道:“老师的恩德,学生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林烃摇头道:“我只是说个例子罢了。延潮你家贫贫寒,非名门之后,若不得门路,如何与林泉,叶向高他们相争。茫茫人海中,你我相逢是一段缘法,那么其他人呢?其他怀有才华之人呢?”

    “兴办义学,就是让天下百姓知道,读书明礼,非富家子弟独有。科举做官,非官宦人家之门。人不怕吃馒头,怕的是从晓事起,就知自己一辈子只能吃馒头。”

    “王荆公曾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读书也是如此,去不去在于志向,但我等所为在于开一条路。让想走这条路的人知道有没有钱,何等出身都不是难处,读书只在于天资,只在于有志者事竟成而已。”

    “我等读书人与人常道何为仁?过桥后,再助人过桥,这就是仁。仁者,爱人而已!”

    林延潮闻言不由深受触动,当下道:“多谢老师,学生记住了。”

    林延潮深受触动,一旁堂下的袁可立,陶望龄听到林烃与林延潮的对话,不胜佩服。

    也只有林烃这样的业师,才能教出如林延潮这等的学生来。

    林延潮安顿林烃后,然后即是回到书房。

    方才林烃的一番话令他思绪不能平静,想到武英殿里天子的见疑,自己官职任命迟迟未下,他有很多话堆积在心底,不吐不快。

    林延潮看到书房里的笔墨,心有所动,当下磨起墨来。

    亲自动手磨墨,帮他平和了心情。

    但见墨已化开,林延潮取过一支笔来,抬头看了一眼庭院中景色,然后在纸张上运笔如飞。

    屈指算来,林延潮已是许久没写过文章了,今日却文思如泉。

    文章的名字很简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一句话取自管子。

    人一生下来,争的就是分肉吃肉的权利。

    最初时,身体最强壮之人垄断一切,但有长矛弓箭之后,从此弱者敢不从命。

    后来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法家治世,以兵革杀伐,以严刑峻法为文,文字只要以刑法政命之名存在即可,但有一等人却不肯,他们饱读诗书,以先贤之言为规,读书授徒,不受王化,故而韩非子云'儒以文乱法'。

    而到了今日,国家之贼,已成了这些世代簪缨,口颂诗书之人。他们身有功名,免税避法,日复一日穷奢极欲,讲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觉得得来一切理所当然。

    大多数百姓们目不识丁,自己又能听谁之言,辨何是非?谁又能替他们讲道理?

    正如有了长矛弓箭,方能对抗匹夫之勇。

    义办义学不是让更多的老百姓成为读书人,更是让每个老百姓都是读书人而已。

    如此读书人还有什么了不起的。

    林延潮一篇文章,若用白话翻译,大概就是上述的意思。

    文章一气呵成写完,区区数百字,用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而已。

    林延潮写文章,从不修稿,笔停则文成!

    吹干墨迹林延潮携卷走至大堂,林烃与众学生们都在。

    众学生们正向林烃请教学问。

    林延潮将文章递给林烃道:“许久没有请老师指点文章了,今日学生偶得一文,请老师指点。”

    林延潮此言一出,众人都是吃惊。林延潮当官以后,已经是许久不写文章了,这一次竟重操笔墨。

    林烃笑了笑,当下将林延潮的文章读了一遍。

    林烃看完后,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