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

问。

    林延潮有些灰心失望当下心想,既是天子不信任我,我就外放为官,也能作一番事情,造福一方百姓,比留在京里君臣相疑好多了。

    如此我也懒得保你什么大明江山,无事一身轻!

    但念到这里,林延潮突然又想起张居正,海瑞,林烃,山长,林诚义。

    他们的叮嘱,托付犹在耳边。

    他们用身体力行或是耳提面令告诉自己,如何当一名真正的官员。

    穿越前,仕途上的郁郁不得志,穿越后,从发蒙读书到科举及第,释褐为官,一条长长的线,贯穿起来。

    想到这里,犹如凉水泼面,心底生寒,却令人一静。

    林延潮抬起头,面上平静地答道:“回禀陛下,臣只知道办好陛下交待的差事即可,至于他人议论如何,不是臣能引导的。臣由着他们。”

    林延潮这殿前奏对,可以视作中规中矩,不卑不亢的回答。

    天子闻言却笑了笑,他站起身来,负手于殿前踱步道:“林卿,朕记得你当初不是如此说的。他曾与朕说,为善者无近名,为恶者无近刑,你在归德的所作所为,你不能自称,将来当由百姓替你答之。”

    “今日察典,朕正好想起这话,大臣到底贤不贤?忠不忠?谁能说的算?御史们说的不算,吏部说的也不算,朕恐怕说的也不全算,天下唯有老百姓才能称的。”

    说到这里,天子顿了顿指着一旁站着的何润遥道:“林卿在你上殿前,朕召何卿前来,授他归德府知府之职,他当殿辞了不敢领,并向朕献上这……这归德百姓送上的万民伞!”

    说完张鲸即从殿中捧出了这万民伞。林延潮不由看了何润遥一眼。

    “诸卿也看到了,这万民伞是归德三十万百姓托上京的何卿给朕的。”

    “朕十分奇怪,于是问何卿这万民伞不是都赠给官员的吗?为何今天给朕。何卿答说,几个月前林知府离任匆匆,连百姓相送都不肯,这万民伞即便送了他也未必肯要,故而他们只好托何卿亲自送给朕。老百姓们说,感激朕,朕给了他们派一位好官清官,一位青天!”

    “张鲸,拿给诸位臣工好好看一看。”

    于是张鲸举着万民伞给殿上众大臣过目。

    这万民伞,在座众官员都看过,不少人都收了好几把。但是他们都是在刚离任时收的,甚至向百姓主动要的。

    没听说,哪位官员不要万民伞,结果老百姓不肯,直接送到京里来塞给天子的。

    众官员们都是起身观伞。

    何为万民伞?意在官员平日如巨伞一样佑护着这一方,恩泽百姓。

    “何卿这万民伞真是老百姓送的?不是你自作主张?”天子问道。

    何润遥道:“百姓知臣上京面圣,沿途之上千叮万嘱,一定让臣交给陛下,让陛下知晓,林知府遗泽于归德,可比李冰于蜀。”

    “此归德百姓肺腑之言,臣借此万民伞转述给陛下。”

    说完何润遥长拜在地。

    一名大臣起身道:“陛下,臣广东布政使陆良坤,这一次回京述职路过归德,当时黄河大水刚过,附近州县皆是狼藉。唯独至归德,仿佛来至江南,到处都是农田,水渠,百姓安居乐业。”

    又一名官员起身道:“臣这一次进京也特意路过归德去看一眼,确实如此。官不下乡,百姓不饥,民风淳淳,实在难以想象这个府三年前还受了灾。”

    又是一名官员出班道:“陛下,臣也曾路过,臣在任上兴修过水利,知治水何其难也。但归德府之堤却是修的固若金汤,当地百姓皆称此堤为'林公堤'!”

    天子点点头道:“河南巡抚你有何话说?”

    臧惟一出班恭恭敬敬地道:“陛下,臣没有话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