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

家从头到尾都没有怪你的意思,都是手下那般夯货,嘴上没门的恨不得将此事说的满京城人都知道,咱家非扒了这几个人皮不可。”

    林延潮心底冷笑,张鲸明知道这事闹得满京师考生都知道差不多了,还要我继续帮你干。此人做事只考虑自己,根本没有顾虑到他人,如此怎么让别人给你做事。

    这一点张鲸真心要跟同处于一个位置的申时行好好学一学才是。

    林延潮道:“此事陛下已是知道,督公有何对策?”

    张鲸得意地道:“什么对策?陛下已是让咱家查案,随便抓几个人就是,北镇抚司的三木之下,石头也能开口。”

    林延潮心想自己真是白替张鲸操心了,但他也是表示‘关心’一下。不过这样的人,自己还是离他远一些。

    林延潮道:“原来圣上将此事委任给公公,让我白担心一场。”

    张鲸看向林延潮笑着道:“宗海你是聪明人,当初你上谏的事,咱家肯保下你却不是单单看在那一万两银子的份上。所以你说的对,咱们是在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有咱家富贵的一日,也定有你富贵的一日。”

    林延潮当下大笑着道:“这是当然,不过此事不易张扬啊。”

    张鲸点点头道:“也是,咱家自当守秘。改日宗海到咱家府上来,咱家这里好东西就是皇宫大内也是看不到,到时请宗海来咱家这开开眼界。”

    林延潮笑着道:“到时定要见识一下督公府上的奇珍。”

    然后林延潮向张鲸告辞。

    而会试舞弊这案子,最后也不知张鲸是如何在天子面前过关,就如此无声无息地被压了下去。

    但至少会试最后结果,还是保证了相对公平,选拔了不少朝野上下公认的贤能之士。至于林延潮的两名得意门生陶望龄,袁可立的落榜,所以尽管孙承宗被点为会元,朝野上下根本没有人认为林延潮身为主考,有丝毫徇私的地方。

    并且林延潮主动揭发十六份舞弊卷,此事也令不少人得知,更令他博得了名望。

    下面就是殿试,三百五十一名贡士入宫考试。

    这最后的殿试不作黜落,但决定考生最后的名次。殿试又是天子审卷,殿试前三名就是头甲,钦点入翰林院授官,所以殿试之重要不言而喻。

    殿试之日是三月十五日。

    身为会试副主考,侍讲学士的林延潮,当日就毫不意外的被点为殿试读卷官。

    殿试的监督远远不如会试,至于读卷官人选也是成为惯例,内阁大学士,翰林院学士级别的官员,照例是要充读卷官的,剩下的再从六部尚书侍郎,都御史里充任。

    因为考官人选确定所以很容易通关节了。

    殿试虽说天子阅卷,实际上天子只看前几名的卷子,考生的名次很大程度上是由读卷官决定的。而且殿试只糊名,却不作誊录,所以会试里取中的贡士,知道某位官员一定会派阅卷时,就会先送呈自己一篇文章,拿自己的字体给对方辨认。

    殿试考完出场后,此人再写殿试考试的前四句递入请托,这套流程被称作‘送诗片’。

    三月十六日。

    林延潮与众读卷官至东阁。

    但见东阁正中挂着阎立本的《唐十八学士图》,这张图的真迹早已不见,此图是后代名工所仿制。

    唐十八学士图说的是当年唐太宗设文学馆,为重文学,选房杜等十八人为学士,入选学士之人被称之为‘登瀛洲’。

    在东阁挂此图,当然也是表明朝廷‘彰礼贤之重’。

    在十八学士图下有红木箱子,箱子锁住,是昨日殿试贡士所写的卷子。

    东阁之内,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几位内阁大学士上坐,然后杨巍,毕锵,沈一贯,朱赓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