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众望所归

延潮保荐接替海瑞以礼部侍郎衔督办京师义学,数年已是升到了吏部右侍郎。

    “户部左侍郎张孟男。”

    “下官张孟男在。”

    “户部右侍郎裴应章。”

    “下官裴应章在。”

    雨水从雨棚旁滴落,雨势不小,宋点过两位户部侍郎后道:“下面点到名字的上前一步拱手即是不必叙名!”

    “礼部左侍郎黄凤翔。”

    “礼部右侍郎赵用贤。”

    赵用贤上前一步,当年被申时行贬出离京,现在是又回来了。

    他与黄凤翔都是朝中倾向于清议的官员,都是宋担任吏部尚书后,主动请求天子将二人调回来的。

    “兵部左侍郎徐守谦,兵部右侍郎王基。”

    众所周知吏部是六部中权力最要紧的地方,户部,兵部次之。

    但户部尚书不需经过在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公推,而兵部排名却还在位列的第三礼部之下。不过这不奇怪,礼部虽权力最小,但由此礼部入阁的官员却不计其数。

    “刑部左侍郎李戴,工部右侍郎詹仰庇。”

    “工部左侍郎朱天球,工部右侍郎陈于陛。”

    “左副都御史周世选。”

    宋念到这里顿了顿,这些六部七卿的三品以上官员,一共十三人。

    宋接着道:“通政使朱震孟。”

    “大理寺卿卢维桢。”

    通政使,大理寺卿同为大九卿之一,但在这样的廷议中,却只能与其他三品官同列。

    其中大理寺卿卢维桢,曾任吏部文选司,考功司郎中,在朝中人脉极广,同时他与黄凤翔,工部左侍郎朱天球一样都是福建籍官员。

    当年林延潮刚刚任官去吏部时,就是他接待的。

    “太常寺卿张汝济。”

    “光禄寺卿陈大科。”

    “太仆寺卿艾穆。”

    宋看向太仆寺卿艾穆,此人是举人出身,当年与沈思孝,赵用贤一起在张居正夺情的事上上谏,因此而名声大噪,最后以举人出身位列太仆寺卿。

    同时艾穆还是**星的老师。

    “顺天府府尹王体复。”

    位列最末的一名官员出列拱手。天下知府都是正四品,唯独顺天府府尹是正三品。

    因为是正三品,他可以参加会推九卿的廷议,参与中枢的决策。

    他们一共是二十人,还有七卿,内阁大学士,去掉于慎行就是十人,最后这三十名廷臣一并参与廷议商定出新的礼部尚书。

    宋当选吏部尚书后,确实选拔很多有政声的官员。

    这几年来清议上有‘三羊,八狗,十君子’之说。

    三羊是杨四知、杨文焕、杨文举,八狗指赵卿、洪声远、张程、蔡系周、胡汝宁、陈与郊、李春开、张鼎思;十君子是邹元标、雒于仁、李沂、梁子琦、吴中行、沈思孝、饶伸、卢洪春、李植、江东之。

    三羊,八狗都是依附于枢辅的官员,于慎行甚至明言这些人都是时相入幕之宾。

    至于十君子都是批评过天子,宰相的官员。

    当时有人道‘若要世道昌,去了八狗与三羊’。

    这样的舆论不知是否刻意撒布,是出自官员授意,还是士人风评,但无论如何影响到中枢的决策。

    宋担任吏部尚书后,从于时论确实提拔很多清议舆论认可的官员。

    当然宋此举就是为了权归吏部,他的背后有天子在上面给他撑腰。

    如此在这样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大九卿的廷议中,不再由几个人掌握权柄。

    宋看了一眼雨势,然后道:“今日大雨,诸位请至宴厅歇息,一会将吏部尚书堪任官名单给诸位过目,若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