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千两百八十六章 坑

这里知道赵志皋之所以要力保魏学曾,是因为魏学曾是清流中的名臣,若不保下他,未免在朝中大失威信,官员也会认为他在皇上面前不作为。

    天子这时候笑了笑道:“这功魁罪首,朕胸中早自有定夺。这魏学曾嘛,虽是缓师延误军情,但宁夏终是平定了。朕念在卿的面上,准了。”

    赵志皋大喜道:“陛下令魏学曾复生于大造之中,老臣亦鼓舞于光天化日之下。老臣除了抄写圣谕兵,刑二部外,所有发下御札一道,谨尊藏阁中,以昭皇上虚怀盛美。”

    天子闻言笑了笑,甚是舒畅。

    林延潮在旁虽是默不作声,心底也是想到,这赵志皋平日看起来老态龙钟的样子,但没料到这君前奏对可以啊。

    不过自己出乎意料倒是无妨,最重要是天子的看法。

    以前赵志皋是申时行推荐上来,天子眼底这七老八十赵志皋,肯定是才能平庸,预备拿来作为首辅的过渡人选,将来还是要交班给王锡爵的。

    但这样一位不起眼的老头子,在王家屏走后,在内阁里勉强搭起班子来,并还打赢了宁夏一战,实在是令人惊喜。

    天子道:“朕今日御皇极门时,看内阁在侍班离朕甚远,先生升阶于殿檐滴水站立。林卿以为如何,此合乎礼制吗?”

    天子询问就是以后内阁在皇极门侍班时,可以离皇帝近一点,这是一等恩遇啊。

    话说到这里,林延潮都是从旁旁听,也不知天子召自己来陪听是什么用意。但听天子询问,林延潮当然会锦上添花地道:“一切恩典皆出自陛下,臣绝无二话。”

    天子闻言点了点头道:“以后就这么办吧。”

    赵志皋有些老泪纵横道:“陛下恩典,升臣阶级,瞻天咫尺,就日光华,臣不胜敢戴天恩。”

    这一番君前奏对可谓十分圆满。

    这是赵志皋身为首辅以后第一次与皇帝说私话,二人都相处的十分愉悦,看来以后……以后自己不能再在心底看不起赵志皋了。

    按道理,赵志皋,林延潮二人是可以告退了。

    但天子却道:“朕今日在皇极门接受百官朝贺时,身子倒是无恙,但行献俘之礼,朕登午门城楼,一阵疾风吹来,顿令朕有些头晕目眩。”

    赵志皋连忙道:“臣等还请陛下谨慎起居,保重龙体为上啊。”

    林延潮心底暗笑,赵志皋这话说得也很有意思,什么叫谨慎起居,那不是暗示皇帝不要再夜夜笙歌了。

    当年雒于仁上酒色财气疏里就是说天子沉迷酒色,让天子大怒。

    但赵志皋此言,天子倒是虚心接受了:“先生之言,朕晓得了,以后一定自省。”

    林延潮也是暗中点头,和皇帝奏对,什么时候该柔什么时候该直,好似这时候劝天子谨慎起居看似直,但反而能让天子接受。

    天子道:“朕御极二十年,实在谈不上多少国泰民安,想到这里甚为愧对先帝的托付。现在朕也不知道身子还能撑个……”

    “皇上!”赵志皋与林延潮一并道,“请万万勿出此言啊!”

    天子有气无力地笑了笑道:“好了,朕不与你们说这个,今日朕让两位卿家进来是商议皇子出阁读书的事。”

    这可是真的炸了。

    赵志皋,林延潮都是喜出望外,这真的是要定了吗?

    赵志皋连忙道:“陛下,皇长子出阁读书此乃普天同庆的大事,眼下王阁老回朝在即,臣以为当由他来主张。”

    林延潮看了赵志皋一眼心道,赵志皋厉害啊。

    这争国本从万历十四年拖到现在,已经六年,多少官员丢了乌纱帽,又逼退了几个内阁大学士。

    但是尽管那么多官员丢了官职,但大家心底都明白,一旦皇长子出阁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