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

  至于方从哲也是表态支持于慎行。

    孙承宗看得明白,从方才入座起方从哲即推动此事,想来于慎行早已是他心中人选。

    面对众门生的意见,林延潮笑了笑道:“此刻推于大宗伯入阁,是不是太急切了些。”

    闻此方从哲脸色微变。

    “恩师是担心廷推有难处?还是圣意?”

    林延潮道:“我知道诸位的意思,于大宗伯确实是最好人选,但却不是现在。”

    于慎行支持林延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但于慎行一旦入阁,林于二人抱团,沈一贯就被边缘化了,此举必然引起沈一贯不满,甚至天子也会有所警觉。

    众门生微一思索即明白林延潮的用意,此刻心底唯有以‘稳健’二字来形容恩师了。

    “那么恩师之意?”

    林延潮目光扫过众人,然后笑了笑道:“这几日无锡东林书院的邹山长,前相国王太仓都致信于我,同时举荐了一个人。”

    众人吃了一惊,一个是邹元标代表的东林书院,这几年东林书院势力很大,并不断往操纵庙堂舆论的方向靠拢。还有一位则是虽在朝野,对天子仍有莫大影响力的前首辅王锡爵。

    “东林邹山长和王太仓他们可不是一路人,能得之举荐的不知是何方高人啊?”萧良有好奇问道。

    林延潮道:“淮督李修吾。”

    李三才是翰林吗?不是。

    淮督出任内阁大学士,有这个先例吗?从来没有。

    但是李三才背后的人份量倒是不小。

    林延潮道:仅邹山长一人来信也罢了,王太仓也是有意无意间也在试探我的态度,你们说如何是好?”

    众人都是点了点头。

    方从哲道:“当年王太仓当国时与恩师不和,以至于有了礼部焚诏之事。”

    “但后来王太仓下野前向天子推荐过恩师。朝野纷传他大致的意思,是他的路走错了,唯有恩师的路才能救天下这个意思。”

    林延潮微微一笑道:“此事王太仓从来没有与我提过一次,想必是他的君子之风。”

    李廷机笑道:“既然君子总是能在背后说好话,然后恰到好处地传到人的耳里。”

    众人闻言都是大笑。

    孙承宗心知王锡爵,邹元标当年都支持林延潮入阁,眼下林延潮已几乎等同于首辅了,那么于情于理都要回报他们。

    但是……让李三才入阁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孙承宗问道:“恩师真的青睐于淮督入阁吗?”

    林延潮笑道:“不过拿出来说一说,尚未有所决断。”

    众人闻言心底都松了一口气。

    但见林延潮呷了一口茶道:“常言道‘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我今日观诸公气色不错,看来近来颇为得意。”

    方从哲等笑道:“这多亏了恩师的提携,我等方有今日。”

    林延潮笑道:“人之境遇就如波涛般时浮时沉,眼下本辅虽身居高位,但何尝不是如履薄冰。若我有离开官场之日,朝堂之上就要靠诸位维持了。”

    听林延潮这么说,众人耳朵都竖了起来。

    但见林延潮话锋一转道:“眼下太子已是正位东宫,那么詹事府就不可空虚,本辅知道以往大家都视詹事府为虚架子,作迁转之阶,但眼下已是不同。”

    “本辅已与沈阁老商议过,詹事一职暂时不设,稚绳你以少詹事掌府事,执掌詹事府。”

    让孙承宗以少詹事掌府事,等于一口气连升数级,成为正四品官员,而且还是东宫讲官之首席。

    当然这个阵容,还是寒碜了点。

    东宫属官最高阶的当然要算,从一品的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

    -->>(第3/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