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态

看了杨廷和一眼,似乎怪其没骨气,皱眉道:“老夫单独前去便可,济之继续教导他二人,老夫去也!”

    带着一种傲气凌人的态度,谢迁转身离开,前往司礼监。

    待人走后,梁储问道:“王尚书,谢少傅作何如此急切?”

    王鏊摆摆手:“于乔一向如此,既为同僚,习惯便可,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梁储和杨廷和又对视一眼,他们听出来了,王鏊现在也有点儿两面派的架势,倒不是骑墙做墙头草,而是在阉党和文官集团中选择中立,两不干涉。

    ……

    ……

    谢迁这边急着去探问刘瑾的消息。

    刘瑾这会儿刚安顿好,没资格去司礼监问政,在朱厚照调配他新差事前,他就是宫里一个赋闲的普通太监,要说地位是有,但说权力则未必了。

    刘瑾星夜兼程,旅途劳顿,本要去歇息,但因朱厚照的态度,内心惶恐不安,尤其是在知道自己在宫内党羽,诸如魏彬等人已被文官集团给拉下马来后,更觉惶恐不安。

    “这司礼监不在我手,御马监、内行厂、西厂和锦衣卫俱为外戚把持,若说文官可以应付,外戚有陛下和太后信任,我怎么跟他们斗?”

    “陛下对我态度突然转变,莫不是太后和国舅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又或者沈之厚在背后搞鬼?沈之厚将我扳倒有什么好处?就算我倒下,照样有外戚把持朝政,他沈之厚能应付得了?”

    刘瑾心下担忧,不由想找人商议。

    这次回来,张文冕跟他一道。之前张文冕着实吃了些苦头,但直到被官军营救也不知道掳掠他的是鞑靼人还是贼匪,心中却把这一切归罪于沈溪,若不是为了对付沈溪,他也不会前去宣府,结果半道出事。

    孙聪和焦芳等人,一直就在京城,遇到想不通的事情,刘瑾自然想去问一下这些人的意见。

    还没等他出门,便有人前来拜访,刘瑾正奇怪是谁这么不识时务前来打扰他的清静,等见到人后,态度才转好些……正是曾去宣府,代表朱厚照传召他回朝的太监宋起。

    宋起素来都是以老好人的面目出现,脾气好,不太跟人争,却跟刘瑾走得很近,见到刘瑾后,显得很是仰慕,行完礼后和颜悦色道:“刘公公可算回来了,您对陛下真是忠心耿耿啊。”

    刘瑾正为宋起打扰自己出宫恼火不已,当下耐着性子道:“为人臣子,对陛下忠心理所当然,难道宋公公对陛下不忠?”

    “不是,不是,刘公公您误会小人的意思了!”宋起赶紧解释,“刘公公当日收到陛下圣旨后,回去后对着陛下的圣旨顶礼膜拜,小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回京述职时将此事如实告知陛下。”

    “嗯?”

    刘瑾一怔,没想到自己装模作样的表演会起作用。

    这是他非常希望看到的结果,有人帮他在朱厚照面前表忠心,远比他自己做什么说什么更有说服力。

    刘瑾本来对宋起有些厌烦,听到这话,脸上终于显现笑容,道:“对陛下忠心实属应当,咱家能有今天,全靠先皇和陛下拔擢,宋公公也应当铭记在心才是。”

    说这些话,刘瑾不是想表明什么态度,而是他想知道朱厚照在得知他的忠心后有什么反应,此时他心里越发纳闷儿了:“既然陛下知道我对他忠心不二,为何还对我持这般态度?”

    宋起道:“刘公公真是人臣表率,那日小人对陛下提及此事,陛下感慨万千,说若这世上臣子都能有刘公公忠心,何愁外夷不平,四海不宁?”

    刘瑾本来还在担心,现在却似乎体会到了朱厚照的“苦心”。

    “难道陛下是以退为进,先对外戚和文官做出个妥协的姿态,回头等事态平息再提拔我?”

    想到这里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