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五十五 阴魂不散的孔颖达(下)

馆学子们来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孔颖达是孔子后人,皇帝都要对他礼遇,可以责罚,可不能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对孔颖达做什么事情就是在动摇自己的执政基础,除非孔颖达叛国,还是对外族人的叛国举动……

    皇帝如此,更别提其他人了,孔颖达的学识和地位都是他人身非常安全的保障,别的老儒或许还有几分顾虑,但是孔颖达不需要,谁敢打倒孔老二?至少现在是没有人敢的……

    苏宁顿时明白了!李二这货这是一箭三雕啊!把孔颖达弄进了弘文馆专心学术,给事中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就可以安排一个马屁精担任,减轻对自己皇权的束缚!顺便让孔颖达好好的试探自己,看看自己到底还知道多少不为人知的东西,掏掏自己的底!接着还可以借孔颖达的威名震慑群纨绔,提高一下弘文馆学堂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下这些纨绔们的学术水平,也好像功臣和皇家亲戚们交代……

    李承乾顿时就感到一阵绝望,苏醒过来的长孙冲也感到这一股弱者的气息,其他的皇二代和官二代们也感受到了自由的消逝……

    “老夫来之前细细问过以往为你等授课的先生,对你等的水平或多或少有些了解,正如孔子所说,因材施教,老夫不会刻意的对你等要求些什么,你等也大可放心,只是,三原伯苏宁,老夫对你还不是很了解。”孔老头儿果然对着苏宁开火了……

    苏宁硬着头皮站了起来。

    “老夫听闻你之前是跟随你已经过世的师尊学习,所学非常繁杂,也非常广博,也很实用,这一点老夫很是钦佩,令师乃是一代宗师;只是你所学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如何学的?读过哪些书?你要告诉老夫,老夫才可决定用何种方式教导你。”孔老头儿一脸微笑的慢慢踱步来到苏宁身边。

    读书?四书五经?苏宁一直都忙着恶补唐朝人物志,对于四书五经这些文化方面的东西实在是不甚了解,还有其他的书籍,根本没有任何的了解。

    苏宁深吸一口气,回想起老头儿的教育方式,说道:“这一点弟子也不是很清楚,师尊带着弟子一路走一路施教,所说所讲都是弟子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比如师尊看到有人盗窃他人物品被捕就会先行询问弟子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该如何解决;看到了有人打架也会询问弟子为什么人们会争执,会打架,问题的根本在哪里,该如何解决。

    天上下雨,师尊也会问弟子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下雪,师尊也会问弟子为什么会下雪,干旱,师尊也会问弟子为什么干旱,百姓们颗粒无收,师尊也会询问这是为什么;师尊甚少给弟子一些明确的解答,因为师尊以为,世上没有那么多的标准答案,所有的问题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的变化,问题在变化,答案也在变化,没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弟子从未见过师尊拿着什么书籍给弟子讲解书中要义,只是不断的带着弟子见识各种各样的事情,讲明各种各样的道理,师尊说,天下最大的学问,就在人世间,看透了人世间,一切的道理也就都明白了,那个时候读书其实就是修身养性怡情,无关乎真正的学问,因为书中的学问也是先人所看所闻所思所想之所得,千百年前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到了如今,早就变的面目全非,如果只是读书中的道理,那么永远也解决不了任何实际的问题。

    读书是为了学习先人刻苦学习,勇于求知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坚定不移保持本心的品质,而不是书的本身,若是一味的认死理,读死书,只知道吸收书中的知识,而不知道做出任何的超越和改变,固步自封,那么只能读成书呆子,于国于民,乃至于家,都没有任何的用途,所以,弟子从未读过书,也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还请先生告知弟子。”

    说完,苏宁朝着孔颖达一拜,抬起头来时,孔颖达已经惊呆了,嘴巴微微张着,盯着苏宁,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