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九百二十三 评卷

考卷,摇摇头把这份考卷丢在了一边:“民智初开,教育尚未普及到他们的地区,他们还以为现在是原先的科举考试,经义讲解倒是写的不错,但那只是基本功的考察,更重要的东西完全没有掌握,一想到过去大唐就是选拔了这样的人才,我也觉得心有惴惴,不胜担忧啊!”

    苏宁把手上的卷子递给了李承乾:“问他农务,他给我回答子曰诗云,这也来参考县令之职?这也就是之前的科举才可以选上这样的人,满纸荒唐言,底下的百姓就只有一把辛酸泪了,这样死抠字眼的书呆子不仅仅要罢黜,更要严厉斥责他,这样的学识和态度,如果今后被更多的人学习到了,也不知道要祸害多少人。”

    李承乾接过了试卷,一看,连连摇头:“不行不行不行,这种人实在是太多了,一个一个说实在是要命,现在大唐的确已经把关中的很多地方普及了教化,山东江南和蜀中也有不少地方普及了,但是总体来看,还是仅仅只有三成不到的国土上普及了教化,大多数国民尚且不明白百家争鸣是什么情况,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选拔出来的人才也就大大的减少了。”

    苏宁说道:“这个事情急不来,造纸造书需要时间,培养老师更需要时间,完善教育体制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们急不来,也不能急,我们一急,别人就会跟着急,所有人都急,这个事儿就完蛋了,所以啊,这要慢慢来,你在这里说这样的话,可不能说给底下的官员听,你一说,他们指不定要做出什么事情来。

    我们要慢慢来,首先要派人去那些我们还没有普及教化的地区去宣扬一下朝廷最新的科举考试的意义,还有我们选拔官员的考查方式,那些考卷的考题的内容等等。都要说一说,别让那些地方的人继续读那些儒家经义了,读那些东西对他们而言没有好处,会读书的人越少,对我们而言损失就越大。”

    李承乾很赞同的点点头,然后放下了考卷。站了起来,四处巡视了一下,时不时拿起一份评断之后的考卷看了看,大多数都是很不怎么样的考卷,不过时不时也可以看到一份不错的考卷:“三明,这份还是不错的,你看这个策论,说的不错,如何审查官员。如何统筹一应事宜,很有做长官的潜质,这个应该还是可以的,应该予以通过,让他去参加之后的实际测试。”

    苏宁接过了那份考卷,看了看,也是眼前一亮,在看遍了歪瓜劣枣之后。突然出现了一朵很正常的花儿,他自然也会觉得比较高兴。看了看他对于县令之职的考量,还有农务法务防务等等诸多很重要的地方的策论,苏宁感觉此人对于农务比较擅长,对于兵事则不甚了解,这样的人需要一个不错的兵曹去协助,其他的地方他倒是可以统筹安排。

    总不能要求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什么都懂。他现在最该明白的应该是如何学习如何实践,而不是什么都去乱做一气。

    苏宁点头承认:“此人应该有通过的潜质,诸位也看一下,如果没有问题,此人就算是通过了笔试了。可以参加明日的实测,如何?”

    苏宁把考卷给诸位评审团队的大能们传阅了一下,大家三两成群的讨论了一下,觉得可行,于是就一致赞同了此人通过第一场考核,可以参加第二场考核,并且值得在意,值得着重关注和培养,如果有机会,他说不定会是一个很不错的官员也说不定。

    当然了,这个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或许这家伙只是一个不错的理论派,一旦遇到了实际测试,搞不好就要掉链子了,所以大家都保留意见,没人说这是个不世出的奇才之类的,只是允许了他的通过。

    之后的审查也有很多让苏宁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考卷,千奇百怪的回答方式让考官们每每为之绝倒,还有一个考生的对于如何管理农务答案居然是弄一堆土豆种子过去让他们一起种土豆,反正好活,也可以吃饱肚子,多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