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05章 凶悍

CD视频解码芯片的唯一供应商,斯高柏最能体会到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中国VCD市场从1994年全年不足2万台的出货量暴涨到单季超过10万台的市场增速。

    因此,这家公司本来的市盈率就非常高,又伴随着新科技浪潮,股价一直在持续上扬。

    这样的一家公司,对于华尔街来说,其实就是不可能被收购的。

    当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不可能’。

    而是,如果要这么做,付出的成本会远高于想象,得不偿失。

    亿美元,西蒙本以为2亿美元能够拿下,毕竟这就意味着76倍的市盈率,传统企业并购,超过50倍市盈率的开价就已经是离谱了。不过,因为中国市场的利好,即使VCD市场规模依旧很小,但以当前新科技企业受到追捧的程度和中国VCD市场的增速,陈晴的团队判断,恶意收购的话,或许要超过3亿美元才能拿下这家公司。

    3亿美元,这就确实是得不偿失。

    拥有这样一笔钱,维斯特洛体系完全可以与其他电子厂商合作,比如日本的索尼、荷兰的飞利浦等等。到时候,合作研发成本可能只需要3亿美元的十分之一,最多也只需要1年时间。

    1年之后,中国的VCD产业恰好大爆发。

    只不过,这么做的话,维斯特洛体系就很难进行更进一步的布局,进而最大程度控制中国VCD产业。

    拟定的新方案得到西蒙批准后,陈晴带着自己的团队立刻开始了行动。

    斯高柏的盘子终究不大,只是一周时间,陈晴就吸纳了5%的斯高柏股票,完全以一支表面上与维斯特洛体系无关的离岸基金名义进行收购,因此,当这只基金突破5%持股后向SEC进行报备,无论是华尔街还是斯高柏都没有太过重视。

    直到随后两周。

    陈晴的团队简直是堪称凶悍地不断在二级市场强势吸纳斯高柏股票。

    短短两周时间,斯高柏的股价暴涨69%,亿美元突破2亿美元大关。当所有人都反应过来,陈晴已经在公开市场上吸纳了超过21%的斯高柏股票,耗资3100万美元。

    然后,摊牌。

    而且是相当强势地摊牌。

    陈晴团队兵分几路,分别与斯高柏的几家大股东联系,发起部分收购对方股份的要约。

    其实,主要是硅谷的红杉资本和德克萨斯州的德州仪器。

    斯高柏最初是美国半导体巨头德州仪器孵化的一家周边企业,随后,红杉资本又连续参与了IPO之前的多轮融资,前后投入也超过2000万美元。

    去年3月份的IPO,斯高柏公开上市的股份大概为23%,不过,随着限售期结束后各个股东的不断减持,二级市场上的流通股份已经超过30%,近期面对陈晴团队的强势吸纳,又有人禁不住诱惑套现了不少。

    截止摊牌,斯高柏的股权分布大致为红杉资本33%,德州仪器19%。陈晴团队掌握的21%,已经是第二大股东。剩余27%,还有11%掌握着另外一家与红杉资本类似的风投手中,最后16%,就是流通市场和管理层手中的持股。

    摊牌内容也相当干脆。

    陈晴团队丝毫没有遮掩自身维斯特洛体系的资本背景,以及,对中国VCD产业的看好,并且直接将一份商业方案展现在几大股东面前。

    两个选择。

    要么,红杉、德议和另外一家持股11%的风投按照当前股价再出售自身一半股份给维斯特洛体系,并且让出斯高柏的控制权,然后,维斯特洛体系将会发力开拓中国的VCD产业,大家共同控制这一市场。

    要么,陈晴团队拿着自己的资金和方案,转向索尼或者飞利浦等电子厂商合作,双方成为最直接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