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11章 澎湖的未来

设施的建设速度就要比商栈库房之类的民用设施慢多了,没个一两年的时间很难完成。海汉在中南半岛沿岸划出的金兰湾军港从开发至今已经有两年多时间,到目前也只是完成了一期工程,能够对“探险级”的战船进行维修维护,至于更大的“威严级”战舰,目前也仅有胜利港造船厂才能进行后续的维修维护。

    因此军方虽然已经对澎湖的军事用途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要实施起来还是会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过好消息是执委会在年初对宁崎等人提出的移民方案进行审议之后,已经决定将澎湖作为1632年海外重点建设港口。

    历史上的1632年在山东、山西两省爆发了极为严重的内乱,大明境内会出现大量的战争难民,宁崎曾提出过设法从北方地区引进难民来充实海南岛发展所需的劳动力。虽然海汉自身并不具备直接到北方去吸纳难民的能力,但执委会认为这个方案还是有一定的可行性,施耐德也提出了用工业品换人口的操作计划。

    不过这个计划要得到实施,澎湖肯定就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南下难民的海上中转站。这个作用就相当于当初在广州李家庄设立移民中转站一样,将大量难民在此集结、甄别,完成初步的筛选之后,再组织他们移民到海汉治下的各处地区定居,重新开始生活。北方难民如果能在澎湖这里进行休整,那么对他们适应南方气候环境,保证移民的存活率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要完成这样的转运任务,海上运力和本地的港口接纳能力都将经受很大的考验。马公港作为商港问题不大,但要吸纳移民、屯驻海军,就还需要在本地另行建设港口码头。

    5月5日,眼见大势已定,海汉民团开始逐步撤离澎湖。石迪文的舰队首先出发,护送一个营的陆军踏上了返回三亚的航程。一天之后罗杰的舰队也离港出发,与其同行的是这次特地从海南岛各地集中起来的炮兵营。不过炮兵营这次并没有在澎湖战役中捞到什么油水,上岛之后根本就没有再爆发过大规模的交火,炮兵们只是在攻打几处据点的时候出场刷了一下存在感,所获得的战功远远不及海军的同行。

    5月9日,颜楚杰和王汤姆也率部离开了澎湖返回三亚。与其一同南下的除了民团陆军之外,还有福建军方派往三亚接受为期三个月军训的新一批基层军官,同时这也是许心素与海汉合作以来派出的第六批留学军官。

    这批军官几乎全部是来自福建水师,他们到三亚期间除了学习海汉海军的各种战术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接收新近下水的两艘“探索级”战船,这也是海汉为福建军方定制的首批八艘战船中的最后两艘。不过胜利港造船厂倒不用担心担心没了订单,因为在澎湖战役结束之后,许心素就又向海汉下了八艘战船的订单。许心素如此的豪气,主要还是因为澎湖战役的迅速结束让他省下来一大笔的预算,而这笔钱也正好就可以用来扩充福建水师,逐步淘汰那些早就已经过时的老式舰船。

    而钱天敦则将驻守在新的据点,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澎湖的军政大权都将由他一人掌控。起码到等到澎湖商港初具规模之后,大本营才会派人过来接管民事方面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