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百七十七章 归家之时天已明

车等着人或者是货物,别看我们没回来,我们家中在这里却有不少的买卖,凭我家的势力有时都要积压一天的货物运不出去,更何况其他的人?

    增加一个火车站,必然能让运输的速度上去,两个车站负责整个京城,运输行业的人最多少跑一半的路程,从而提高从其他地方往火车站人员与货物的输送能力,赚的钱怎么会少?

    现在要价高,比如从火车站到西边地区,一趟畜力车要价二十文,走一个半时辰,从靠近西边的地方,要价三文,走两刻钟,时间上就短了。

    最主要的是,现在只有一个火车站的情况下,不少运输行业的人需要等待,等一个时辰也拉不到活,火车的卸货速度就那么快,拉活过来,赚一笔钱,然后等一个时辰,拉回去再赚一笔。

    很显然,有一个时辰的时间浪费了,从现在的车站往最西边跑,路程中用去三个时辰,空耗一个时辰,一天能跑几趟?换成短途则不同,两刻钟赚三文钱,半个时辰赚六文,一个时辰十二文,一个半时辰十八文。

    比起以前是少两文,但少了一个时辰的空耗,一个时辰又能赚十二文,人力拉的车也是一样。最主要的还不是这个,是作息时间的利用,这个”

    “朕懂了。”李隆基突然出声,说道:“从现在的车站向西边拉货,一个来回四个时辰,跑不了两个来回,否则干活八个时辰,剩下四个时辰休息?除非你家就是在西边,否则你不还得回家么。

    短途的不用,可以干六个时辰的活,然后回家,凭借京城的人流和货物吞吐量,他们每一个刻都在赚钱,用六个时辰大概能赚到七十二文钱,比起用八个多时辰赚到八十文钱合算啊。

    若是短程的再干一个时辰,就是七个时辰八十四文钱,而且牲口和人都要休息,你拉长途的想休息,无论乘坐的是人,还是拉的货物,人家主顾都不愿意,短途的抽空歇歇。牲口和人都不那么累。有益于身体健康。”

    李隆基的话说出来,群臣不需要继续考虑,马上便清楚里面的情况,还真的是这样。

    一个个的开始奉承起李隆基,各种夸赞的话不要钱地往李隆基身上砸。

    李隆基却很生气,也不去坐他的辇,边走边说:“现在跟以前不同了。以前各个朝代的能人提出来的变法都是直接针对某一个方面,通常是农耕、水利、商人、仕子等几个方面,而且非常笼统,可以叫无为而治。

    他们做的没错,从大方面下手嘛,但是。如今的大唐跟他们不同,眼下做事情必须要考虑各个行业之间的关联xing。

    当杭州阴雨绵绵不休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京城的苏州竹制品是否会缺货。为什么?因为苏州离着杭州近,而且产竹子,杭州雨不停,运输速度快的时候,必然有商人大量在苏州制作竹伞送到杭州卖,那样在京城专门销售苏州竹产品的商户又怎么会不受到货源遏制?

    这才应该是我大唐官员的思路。牵一发而动全身。远水未必能解近渴,但是近渴却能够影响到远水。螳臂挡不住当车,却能推个石子到车轱辘前面的好位置处,从而把车给颠翻。

    小宝和鹃鹃给你们写的政治经济学中的宏观、微观、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du li的,朕不能总指望小宝和鹃鹃来作每一件事情吧?

    你们没看到?百姓都明白要藏一手,不是小宝和鹃鹃本事差,而是有点事情就把他们推到前面,要你们何用?难道你们家中过日子,遇到点事情就马上动用最后的家底?总要给朕留个后手吧,朕的枪不可以轻易把最后一发子弹打出去,虽然那发子弹很厉害。”

    “陛下息怒。”“臣有罪。”“臣以后定要好好去学。”

    等等等等话,在李隆基说完之后从文武官员的人群中响起。

    李隆基摆摆手,叹口气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