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二百八十八. 拉人

“这事我努努力吧。不过我的东西,你们可不能忘了。”钱晓晓承包了飞扬数字交换机在秦河的安装、维护工程,但她一没人手,二没技术,飞扬目前的装机、维护,全部自己一手一脚搞掂,钱晓晓担心飞扬会斤斤计较,特意提出了这个问题。

    “这个,”崔大伟大包大揽地拍拍胸脯,“有我在,保证不会有问题。该给你的钱,一分也不会少。那扩容的事怎么说呢?”

    “价格定下来,扩容的合同马上可以签。秦河货还要得挺急,咱们的交货期没问题吧?”

    “没问题”两人谈到这里,崔大伟不禁想起自己在远州的遭遇,由衷地感慨道,“和老朋友做生意就是舒服,我在远州做了技术方案,还被他们挑三拣四的,这里就用不着啰唆了。”

    “那倒不见得,”钱晓晓正色地说,“我们是熟了,如果按正常程序走,技术方案还是要的。”

    听了这话,崔大伟忽然生出个主意,“晓晓,你们做甲方很长时间了,手里肯定有不少外企的技术方案吧?”

    “那当然每次要采购什么设备,都有一大堆外企送资料,像爱立信、北电、朗讯什么的。”

    “那太好了,这些资料你都想办法给我搞一份,技术方案、报价、合同样本,这些我都要。尤其要爱西和天赛的。”崔大伟狂喜之余,没忘记强调他的两个重要对手。

    “行。你们哪,不仅要学人家怎么做技术方案,还得多借鉴些他们的公关形式。对很多行业来说,只要产品入了围,做单就是一场激烈的公关比赛。谁的公关做得巧、做得透,谁就会最后胜出。你不能老是只跟别人谈几个点的回扣,有时客户也挺忌讳的。”

    “是啊,还得学学怎么公关。”崔大伟有点懊恼地把远州的事说了一遍。

    “八年付款?大伟,你肯定被人玩了。也许你一走人,他们根本不用什么八年付款,就把合同给签了。”钱晓晓像看乡巴佬那样,讶异地盯了崔大伟一眼,“外企我看得多了,他们经常搞些你不太会玩的新花招,比如说出国考察、安排子女留学、聘请顾问,把你打到底线。”

    “打到底线?”崔大伟心里一激灵:自己在远州确实就有这种无奈的感觉,原来爱西早有既定的策略了。看来,自己今后也得设法将对到底线。

    这一顿晚饭崔大伟吃得特别高兴,他觉得钱晓晓着实给自己上了一课,飞扬要打入数字交换机这个行业,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他准备在签秦河订单这几天里,好好把自己的营销理念升级一下。

    几天后,秦河飞往深圳的空客320航班上,宽大的机舱里温暖如春。崔大伟脱掉厚重的大衣,只穿一件薄薄的羊绒t恤,坐在靠舷窗的座椅上。

    面容姣好、身段玲珑有致的空姐推来饮料车,崔大伟扬手要了一听芒果汁,他兴奋的心情还没有从已经到手的订单中平复下来,他慢慢啜着酸甜的饮料,还想沿着美妙的心绪让自己的心神再飘荡一会儿。

    对销售来说,拿到订单后的喜悦,和等待拿订单的期盼是不同的。等待拿订单,就像小伙子马上要见到热恋的情人,充满了新鲜的兴奋与些许的不安。而拿到订单,则更像完成结婚典礼,除了沉甸甸的幸福感,或许还有小小的失落,因为一个值得期待的刺激没有了。

    对崔大伟而言,他更喜欢等待拿订单的时刻。在接到钱晓晓要扩容的电话时,崔大伟的第一反应是:好啊,自己在远州的花销可以找江涛报销了。但现在他拿到订单,心情平静下来,就觉得这个想法太狭隘了,太像一个普通销售的鼠目寸光了:和秦河的订单比起来,自己在远州的花销不过是九牛一毛,而且江总曾经专门承诺过,远州这一单“特事特办”,自己完全可以抓住这句话,就把报销单递给江总签字。

    现在秦河这个单是个重大利好,自

    -->>(第2/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