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百六十五. 茶壶

 薛凌把这话往回推:“刘总,你也太自谦了。现如今场内都在喊‘人有多大胆,股有多高价’。基金手握三万亿的巨资,占三成以上的流通市值,是沪深股市的绝对主力。银行股个个都是巨无霸,你们也能让它翻倍,这个中河煤业盘子才多大点,就只拉高两成,我想应该不会太难。”

    何涣赶紧上前辩解:“拉高银行板块那是基金群体行为,而且集体一致行动,不然行情不会如此火爆。海泰基金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相关操作无非也是跟随大势,根本不能主导行情。”

    薛凌相当不以为然:“话不能这么说。去年你们一直在喊,中国上市公司的价格不能跟着国外股市走,要掌握中国定价权。为了那个所谓的定价权,你们缺粮少弹,都敢把行情往上拉。如今你们终于掌握了定价权,基金可以把上市公司价格定到40倍、50倍甚至上百倍的市盈率。这时我进来了,还给你们带来大笔银弹,你们反倒怂了。怎么?成心跟我过不去是不是?”

    刘忆如赔笑说:“薛总,没那回事。去年基金仓位大多很低,加仓空间很大,加上指数处于低位,行情好做多了。现在基金仓位大多接近了历史最高点,已经没多少空间了。说实在的,这点我们也很为难。”

    薛凌不满地说:“我就搞不明白,股市上涨到了高点,基金仓位通常处于高位,股市下跌到了低点,基金仓位反而处于历史低位。你们这是价值投资吗?”

    何涣对此进行解释:“基金不能对抗整个市场,必须适应行情。”

    薛凌立刻抓住这个话茬:“既然如此,你们就应继续‘适应行情’,趁势把中河煤业往上做。”

    刘忆如笑了笑:“中河煤业我们肯定会往上做,可也只能尽力而为,我们不能承诺股价一定会上涨到什么程度。因为影响股价的因素有很多,买方、卖方和上市公司同样具有定价权,这些我们无法左右。加上现在已经有人在喊中国股市泡沫太大,要回归国际股市的定价水平,有人早就在主动通过抛售股票来实施自己的定价权。要是我们做得太过,和那些人发生冲突,那就不太好了。”

    薛凌毫不含糊:“我知道你们这些人个个铁嘴铜牙,我懒得跟你们争这些没用的。还是刚才那话,中河煤业股价必须拉高两成,两周以内完成。国庆假期就快到了,我不想到时候出现什么新的变故。”

    薛凌竟会如此蛮横,这简直是最后通牒。刘忆如难掩心中的愤恨:“基金操盘有自己的步调,不用别人指手画脚。”

    薛凌冷笑一声:“有自己的步调?刘总最近的家务事多了,难道都是按自己的步调来的?”

    此话一出,刘忆如顿时想到了那段视频,她的面庞立刻惊得煞白:来是你”

    薛凌很是得意:“刘总的家务事我这外人只是我那个事,还真要劳烦你多费心了”说完,薛凌甩了下手,扬长而去。

    薛凌甩手离去的那一幕在刘忆如的意识中不断重复,她感觉心生生地抽痛了一下,似乎有话要说,可又吐不出口,全部堵在胸口,就像被人卡住了脖子马上要窒息似的。

    何涣见她这样,立马上前扶她坐下,同时安慰她说:“过去的事,还想它干什么?薛凌这人不知轻重,胡言乱语,你用不着跟她计较。”

    刘忆如连连摆手说:“阿涣,有些事你不懂,我也不能多讲。唉,都是我的错”何涣听不明白她这话的意思,正在发愣,刘忆如抓起他的手:“走,去海边。这儿的空气太呛人,我受不了。”

    路上刘忆如没说一句话,只是断断续续地哽咽着,一直把车开到海边。

    何涣不知道薛凌为什么要刁难刘忆如,困惑,愤恨,最终都转化成了对刘忆如的怜惜。

    车停到了海边的公路上,刘忆如转身猛地扑进何涣的怀中,使劲地抱紧他,圆润

    -->>(第2/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