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6.以神之名义(五)

    “真是一通漂亮的演说。”

    保持着一贯的优雅笑容,李林评价到。

    如果演讲末尾加上“疾苦.鸡瘟!”或者“舔脑嗨噶,板载!”之类的缀尾,那就更有味道了,不过这些都只是细枝末节,没必要太在意。

    演讲稿是公司御用文人们的杰作,经过层层审核把关之后,最后在李林那里定稿。伯纳德王子不过是照本宣科背诵了一遍,但通过他的杰出表演,演讲发挥了预期之上的效果。

    每个人都很激动,激情汇聚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洪流,狂热的意志将成为推动战争的动力,没有人可以阻止。与之相比,和平的声音小的可怜,连绊脚石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是路边不起眼的小石头。

    直到在冰冷血腥的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冷静和智商才会再度回到人们的脑袋,仔细想想自己干了些什么,该干些什么。

    这样的戏码总是不断上演,但人类总是乐此不疲,他们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什么也没学到。

    “确实不错,不过这样就能让人类无法回头,投身战争之中?”

    欧西里斯长老的语气依然充满疑惑,伦迪纽姆发生的那一幕确实令他感到震撼,他甚至可以想象,如此多人类被指引向一个方向时会爆发出多大的力量。但决定国家政策走向的不是民众一时的激情,而是理性思维的结果,仅仅一通演说的份量似乎并不足以改变整个国家乃至世界。

    “演说本身的意义相当有限。但在眼前这种一触即发的状态下,王子殿下的演说是一个契机。”

    一个各方势力迫切需要、可以引发连锁反应的契机。

    “教会需要借‘圣战’的大义名分再度将各国团结在旗下,王子称赞阿尔比昂会弥合两国的分歧,促进人类阵营两股最强大军事力量间的协同;阿尔比昂借着这通煽动人心的演说,将自己的战术失利和前线指挥官的无能掩盖了过去;查理曼不但赚足道义上的分数,而且在人类阵营中的发言音量也获得了拓展,最终他们借着大义名分顺利的跳上了战车;拉普兰希望能借战争的东风收回失去的领土,卡斯蒂利亚和塞雷斯希望公国能削弱一下查理曼;不得不说,大家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皆大欢喜。”

    他没有提到人民。原因非常简单。首先他们的态度并不重要,其次人民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不值得关注。

    在生活重压下快喘不过气的人民来说,宗教信仰是他们最大的精神寄托。当“圣战”的口号传进他们的耳朵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历史上和异教徒战斗的英灵先烈。自然而然地对“圣战”产生某种向往。其次,在大资本家、封建领主、教会的三重压榨下,他们的生活水准大多不怎么样。而战争正好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七日战争”后查理曼军队带着大包小包真金白银凯旋吕德斯的故事深刻激励着人们,相比卡斯蒂利亚,公国没有那么多贵金属,但他们有大量肥沃的土地。对无地农民们来说,成为拥有几百亩土地的小地主是个不能抗拒的诱惑,为此,他们甘愿付出生命。

    农民们的想法还算现实,受过教育的人们,特别是文人和年轻人就激进的多了。查理曼的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夏多勃里昂,还有阿尔比昂的拜伦及大诗人珀西.比西.雪莱----众多文人挥动他们手中的笔杆,整天都在他们的诗词著作中高喊着“今夜我们都是阿尔比昂人”、“把异教徒送上火刑架净化”之类的调调,在舆论场和大学校园里不断兴风作浪,号召“有良心的年轻人”们投身军队,为圣战做贡献。

    其实不用愤青诗人们煽动,年轻人们在听了伯纳德王子的演讲后,早就急不可耐了。

    不管是处于叛逆期、喜欢表现“独立思考精神”,因此热衷与社会主流唱反调、并且喜欢发掘或发明真相的有良心青年;和暴民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