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0.BABEL(十七)

也实在找不到像是挖坑的地方,看上去似乎就是一桩非常优惠又良心的清仓甩卖。

    可越是这样,密涅瓦越是觉得可疑。

    ——即便是作为“阻止开放电信技术的利益交换题材”,这手笔未免也太大了。

    在此前的沙盘推演中,共和国方面已经推演出帝国极有可能通过在舰队吨位、舰艇性能方面的让步来换取诸国不再要求开放电信技术专利。可推演结果是帝国只会在这两项中选择一方做出让步,或是一方多让点,一方少让点的形式。不但两项全面退让,连潜水艇这一破袭战的利器也做出重大让步——这种事情不要说符合常理,就是最异想天开的战略家也不会想到吧?

    密涅瓦沉吟片刻,在心中罗列出李林可能的动机。

    其一,拉拢阿尔比昂和公国,继续维持以孤立共和国为前提的战略平衡。

    不可能。如果这样做,那他此前所做一切都成了画蛇添足和自找麻烦。既然已经决定要将共和国纳入国际秩序当中,根本没必要再考虑这种事情,况且就算要在体系内对共和国做出某种限制,也完全不必动用这种大手笔,比这有效的办法多的是。

    其二,通过让步换取对拉普兰永久中立化的承认。

    不可能。

    尽管这事情有些麻烦,但也不需要做出这种程度的让步,另一方面,两件事情完全是一码归一码,指望用海上的退让来换取公国停止在陆地上的扩张是完全不现实的。

    其三,离间阿尔比昂和公国之间的同盟。

    有可能,但可能性不高。

    因为拉普兰永久中立化提案的关系,阿尔比昂和公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有些微妙是不争的事实。可微妙距离成为不和的种子还有一段距离,不和的种子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为彻底决裂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合适的外部环境。在只能称之为“关系微妙”的阶段就兴风作浪……事倍功半不说,还有可能因为做的太明显直接泡汤。

    其四,换取继续固守技术专利的优势立场。

    可能性还是太低。

    技术专利确实是帝国称霸的根本,但帝国称霸的支柱本来就是由“技术优势”和“军事优势”所构成的一体两面结构,用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并不能维持支柱的稳定与平衡。更不要说是拆解作为国家安全支柱的舰队……

    一丝违和突然闪过密涅瓦的脑前,闹哄哄的交响乐、密会带来的烦闷、百思不得其解的郁结——全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思绪中只剩下两个单词。

    国家安全,舰队。

    片刻之后,这两个词组成了一个此前完全没有被注意到,但可以说极为重要的关键问题。

    庞大的舰队对帝国来说,真的是国家支柱吗?

    疑问冒出的瞬间,强烈的寒意掠过密涅瓦的脊背。

    “大舰队确实对控制海洋和维护海外利益至关重要,海外的资源和财富也确实是为了能在未来的战争中获得胜利所不可或缺的部分。可要说国家根基……我们又不是阿尔比昂,没有海外输血就会一蹶不振。况且我们现在的舰队规模其实已经足以应对大部分事态。能争取到二十六万吨的配额来强化舰队已经是大赚特赚了,至于舰艇性能的部分……将资源和精力继续投注在战列舰、火炮巡洋舰之类的过时玩具上这种事,让别的国家去干就好。”

    在帝国高层专用的秘密会议室里,端坐首席的皇帝习惯性的用手指敲击着桌子,不紧不慢的说到:

    “大舰巨炮主宰海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属于天空。”

    更正确的说,未来属于以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陆基洲际弹道弹“三位一体”为载具的核武器。如果冷战全面激化为热战,那么航母、巡洋舰之类的海上平台可能确实如赫鲁晓夫同志所设想的那样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