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九十五章 克绍箕裘(五)

使,留在江西。

    此外,又升四川左参政蒋昇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

    皇上的意思已是再明白不过。

    宁藩的礼再没人敢收,收过礼的,也不免惶惶。

    实在是,这一二年,皇上收拾宗藩收拾得太很了。

    山东的宗藩都悄没声趴着了,陕西山西河南的刺头儿都清理到除国了,又有宗藩条例里一条一条的大棒子打下来,很难不联想到宣德年间宣庙一系列削藩举措。

    今上是为了表达对宁藩小公子欲太庙司香的不满,还是下一步真想清理江西宗藩,谁也说不准。

    于是朝中开始有声音,表示宁府小公子是以送银的名义上京的,如今银子也入库了,弘德殿也开始修缮了,已是没这位什么事儿了,也该是回封地的时候了。

    宁藩在京的人员,在皇上下旨令宁王改过自新后,便停止了一切或明或暗的拜访官员权贵活动,而改为跑各大医馆乃至寺庙庵堂为小公子寻访名医。

    小公子的病自然是“越来越重”,无法出京了。

    宁藩甚至还重金请动永康大长公主进宫替他恳求,请皇上赐天梁子真人为他看诊炼丹。

    皇上倒是许了,可传口谕的小内侍到了天梁观,却被告知天梁子真人带了个童子云游采药去了,走了已有月余。

    往哪儿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一概不知。全凭老神仙心意。

    皇上只好表示让各地驿站多多关注这位真人,遇到了就让他立刻返京。这边再安排一打儿御医去给小公子看病。

    这一番纷纷扰扰,时间便到了三月中。

    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皇上将“自今观之,如画野分州,设官分职,明礼乐、兴学校、正律历、秩祭祀、均田赋、通泉货、公选举、严考课、立兵制、慎刑法,则帝王之治天下,固未尝不以法也”写进殿试题里,也是颇耐人寻味。

    然尽管小皇帝殷殷盼望,但对于新科进士们而言,依旧是希望留京的人更多。

    尤其是京察期间,京中对刘瑾一党进行了再次清洗,稍有瓜葛的也不放过,便又有不少中低级的位置空了出来。

    也莫说新科进士们心热,高层大佬们也一样心热,趁机拉拢新人,安插自己人。

    对此,小皇帝也只能同张会抱怨一句“再多两个沈瑞便好了。”

    张会则笑道“到底翰林清贵,读书人盼着入翰林原是寻常。倒是沈瑞在地方上,瞧着知县知州里有实干的举荐上来,踏踏实实的为皇上牧守一方,岂不比那不知稼穑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更得用?”

    寿哥将“不知稼穑”在嘴里咀嚼了两遍,叹了口气,只道“日后要从根子上一点点改了。不能把读书人都养成御史脾气,周身上下就只剩一张嘴。”

    张会缩了缩脖子,这话皇上能说,他却不敢接,他自接了锦衣卫就没少被御史们的铁口咬。

    最近从太庙司香到收义子,皇上可是没少被念叨,不胜其烦。好在最近齐齐开参宁王,皇上算是得了些清净。

    至于宁藩小公子,张会只心下冷笑一声……

    新科进士带来的新一波喧嚣直到四月还没散去。

    而四月,宫中忽传惊天喜讯,沈贤妃有身孕了!

    *

    今上登基已是八年有余,成亲也有七年了,后宫却是一直没有动静,前朝后宫没少为皇嗣操心。

    先帝子嗣单薄,既有先帝本身体弱的缘故,也是因着先帝情有独钟,后宫只张太后一位。

    而今上,弓马娴熟,热衷武事,可以说是身体倍儿棒,后宫有名份的妃嫔就不少,听说西苑里也不少美人,却一直没皇嗣,甚至都不曾有宫妃有妊的消息传出来过,不免让人诸

    -->>(第2/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