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六十一 司隶校尉

的小蛮却知道,太尉府和大将军府向来敌对,而这事如果真与何启有关,太尉府出面未必就真给面子,除非有人能够说动大将军,可谁又能搬得动大将军何进呢?

    小蛮一脸愁容,而在她没办法的时候一众将领却是来到了司隶校尉府上。

    东汉的司隶校尉初设于前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 年),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蛊,督大奸猾。后被罢兵,去节,一度废置。但在东汉时期,司隶校尉的地位获得显著提高,廷议时座次在九卿之上,并设有专席。每会,后到先去。从其职权来看,负责的监察范围极广,既针对朝中公卿百僚,又包括畿内河南、河内、右扶风、左冯翊、京兆、河东、弘农七郡,相当于一州之域,亦称“司州”。

    在京师雒阳,司法治安和监察事务按照常制来说,中央有执金吾、卫尉和御史台、廷尉等部门负责,地方上则由郡县长官分别管辖。但是皇帝深居禁中,对外臣存有疑心,因此特设司隶校尉一职,由其亲信出任,专办重案要案,以便直接控制。正由于这一缘故,司隶校尉具有代表皇帝执行公务的特殊身份,能够行使专断之权,入宫时更开中道(御道),因此又被称为“使者”、“使臣”。

    虽然司隶校尉开府理事,但是其官署之内并未设置监狱,其所逮捕的人犯也是投入洛阳狱,所以说司隶校尉对洛阳狱也负有重要责任,如果监狱的管理出现重大过失,或是洛阳令在治安方面犯有罪愆,司隶校尉和河南尹作为上司也要受到牵连,朝廷除对洛阳令治罪外,还要给予这两位官员惩处。

    所以这也是为何在张飞说出去拜见司隶校尉后能获得众人一致赞同的原因所在,缉拿司马入狱的事如果一旦闹大,司隶校尉也要倒霉,再加上有郭禧那层关系,郭鸿没有不想帮的道理。

    更何况司隶校尉、河南尹和洛阳令都对洛阳狱和京师治安拥有管辖权力,但司隶校尉却代表着一州,也就是河南尹何苗的直接上司,如今上司的上司出面,除非仁恕掾这小吏不想干了,不然的话他必定得放人。

    不过张正们想见人,却并没有见到人,郭鸿根本就没见他们,只是派管事询问了下几人的来意,得知是救刘澜后便告诉他们回去等消息后便再也不见那管事出来了,几人算是吃了闭门羹,张飞则是彻底怒了,就要闯司隶校尉府,不过张正关羽何等机敏之人,拦住他说既然郭鸿说让咱们安心回去等消息,那就是要出面的意思了,毕竟他的身份不一般,如果见了咱们,难免有些瓜田李下之嫌。

    其实这也是郭鸿的顾虑之一,毕竟这件事不是黔首百姓之间,而是贵族官僚之间的嫌隙,而根据汉律,‘吏不满六百石,下至墨绶长、相,有罪先请。’也就是说这些人如果犯罪,有司必须先向朝廷上奏,待皇帝下诏批准后才能立案查讯。所以说郭鸿命令仁恕掾放人看似是件小事,可一旦仁恕掾有什么证据不放人他还真不能以权压人。

    当然这也不是说郭鸿就没有办法,司隶校尉的权柄极重,不仅有在京师地区立案、逮捕犯人之权柄,更手握一支军队,故史家称担任司隶就能“虎视帝宇”、“四方是则”。河南尹上能入朝议政,下可临郡治民,其权势虽稍逊于司隶校尉,但亦在伯仲之间。对于那些爵秩较低的仇敌,司隶校尉与河南尹几乎能够任意将其拘捕入狱,甚至先斩后奏。

    当年段颎为司隶校尉时‘以礼辟(苏)不韦,不韦惧之,称病不诣。’遂使人诬告其聚众劫夺,“即时收执,并其一门六十余人尽诛灭之”。

    所以只要控制了京师诏狱,就可以避开审讯、覆议的诉讼程序,不等定罪判决,即在狱中采取各种手段处置政敌,或宣布死者暴病而终,或是受刑不过而终,狱外之人很难确认其真正的死因,监狱管理者也就不会因此而承受严厉的惩处。这种事屡见不鲜,但郭鸿还不至于因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