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徐州之战(52)

事厅的袁绍等待着攻占东莞全境的传讯,可没想到却收到了战败的消息,第一时间招来了沮授。

    在议事厅内,沮授先看了高览传来的文书之后,却又建议主公将传信兵招来,又从他口中听取了比之文书更为贴近真实的东莞战况情报。

    高览在青州一路势如破竹,先取临淄再破北海最后一路南下进入东莞,一路过来,青州军无不是望风而逃,然而越是如此,高览就越担忧,因为他发现战士们的心态起了变化,将青州士兵当做了土鸡瓦狗,这样的骄兵让他担忧,可是他的提醒并未能让冀州士兵们收起轻视之心,尤其是在进入东莞郡之后依旧是望风而降的情况。

    到了这个时候,其实连高览自己心中都有点不确定了,如果青州军是放弃青州死守徐州,那么他们都进入徐州了,为何青州军还在逃,难道是他判断错误了?

    部队继续南下,可不想变故却在东莞城下发生,东莞城再一次开城投降,可是琅琊军却并没有再逃,而是化作了百姓藏身在坊市之内,该夜子时,骤然发难,袭破冀州军大营,攻破高览所在的校场。

    因为一直以来的望风投降,安排的守营士兵根本就没有履行职责,被青州军突然袭击,简直就是屠杀,其战果是极其辉煌的,第二天一早清点死尸,青州军几乎是以零伤亡的代价消灭了足足一万五千多琅琊军,可以说这一战极大打击了冀州军的军心与士气,士兵们再也没有了作战意志,从身体到精神都被青州军摧毁。

    一路退到北海军的高览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这压力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不仅要等待袁绍的处置,更要防御青州军的反扑,可是以现在冀州军的情况,想守住北海,守住青州,难比登天。

    听完传令兵对此战的看法,再综合文书内的情况,当日的情形沮授也算是了解了十之**,现在的高览情况十分危急,他们必须要做点什么,不然的话,所得的青州之地很快就会再次被青州军所收回,他们对青州的战役将再一次面临惨败。

    听到此话后,袁绍颓然而坐,眉头深锁:“现在怎么办?”一个小小的青州,让他损失如此惨重,他实在搞不懂了,本来打好的局面,怎么突然一下子就变了天?若非右北平捷报频传,他可能正要爆粗口了。

    如果现在是胜局,好谋的袁绍有时也能想出个不错的主意,可现在嘛,脑子里想到的就只有要不然把青州的部队全部调回冀州得了,可又因为青州的小利与性格中的优柔寡断又不是很甘心就这么把青州让出来。

    他看着沮授,从田丰失去信任之后,袁绍最信任的便成了沮授,而他也就顺其自然成了如今袁绍最为依赖的谋主,从冀州之战之后,袁绍的发展布局几乎都出自沮授之手,这时期袁绍内部发展可以说是最快速的一段时间,夺回河间、渤海,占领并州等一系列的手段赢得了袁绍的信赖,自此之后对他言听计从。

    袁绍虽然没有明说要退出青州,可是沮授已经从他的表情上读到了他的想法,当即说道:“将军,高将军在青州的情况虽然不妙,但现在的局面还没有到必须退兵的地步,现在若退,我们之前所做的努力都将付诸流水,所以现在要做的是想办法扭转青州的局势。”

    青州军突然反攻其实不要说高览想不到,连沮授其实也没想到,之所以他也会放心大胆的让高览只夺下东莞就止兵,主要还是一早就料到徐州的底线是琅琊军,所以在东莞郡之前应该是绝对安全的,而一切都与他所料一般,一路南下,除了最初的交锋,冀州军都没有任何抵抗。

    可是为何青州军突然就在东莞反击了呢,难道是要放弃琅琊了?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他专门算计曹操夺琅琊的计划落空了?

    所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加强与曹军的协作,只有如此,青州才有保全的可能,如果现在一撤,反攻的青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