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访诸葛(4)

之,不仅没有重农抑商,反而比以往大汉朝还对工商业宽松,甚至还在徐州取消了工商户籍,使得工商能够享有普通人的待遇,这完全就是一副有别于以往的治世方式,行得是商赖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使二者并立,如果刘澜最后是失败告终,那么诸葛也就不会去推崇刘澜的这套方针了,可他的兴盛,为徐州带来的利益乃是空前的,以往徐州人口是现在的数十倍,可税赋与百姓收入却差了刘澜现在治下好几倍,这完全就是一副富民的打算,与很多人治下疲民贫民的思想大大对调。

    而这也是为何诸葛刚才会突然向刘澜提问的原因,但可惜刘澜只说了王霸,没有有义利,但看来刘澜还是较为提倡功利私欲的,而这其实与诸葛的理念大大相符的,所以就算刘澜不说,诸葛也完全能够明白。

    刘澜摇摇头,道:“此言差矣,我这番言论,可不是敢与不敢,而是说与不说,很多人也许知道不敢说,而我是知道也敢说,发自肺腑的去说,天下间很多人反正瞧不上我,我说的话和不合时宜他们也不在乎,更不会介意,全当做是一介武夫的不知天高地厚罢了,可是我这武夫敢说的话,被当做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其实很多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可为什么天下读书人都要因此而噤声呢?诸葛亮,这件事你有没有想过?”

    “这天下到处都是小儒当道,他们要推崇的标榜的正义与道德,便是这个世上的天理,正理,至于百姓疾苦,与他们有何相干?他们又怎么可能去管?反观将军您在徐州倡导的经世济民之术,反倒成了奇淫巧技,引来嘲笑甚至的贬损,照我看啊,这些个世家大儒的学识和远见,还真不如乡间的幼童,真是白学了满肚子的道德文章,到最后却变成了一肚子坏水,只知道毫无节制的去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利了,可最搞笑的却又是他们,整日里满口道德文章的去标榜去私欲!”

    “哈哈,你这张嘴啊,还是当年那么刻薄尖酸,不过听着怎么让人这么浑身舒坦呢。”刘澜大笑着,就诸葛这张嘴,不管他到底舌战群儒没有又或是骂死王朗真假,反正这世上想在嘴皮子上占他的便宜,还真挺难的,说道:“人啊,怎么可能去人欲存天理呢,虽然这些世家大儒骂我刘澜行事倡言功利,可他们这帮假惺惺的伪君子不过是异想天开罢了,连自己的**都抹去不了,又遑论他人?照我说啊,人就不能无欲,都无欲无求了,人和一具皮囊有什么区别?混吃等死不成?”

    “将军说的是,小子这些年一直有关注将军在徐州尤其是在沛县施行的一些济民之策,其中的每一项政令,小子也不是无条件的支持,一开始也会有所排斥,可是随着后续的消息再结合百姓的反应,却有些让小子目瞪口呆的情况发生了,而且这样出人意料的情况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这就不得不让小子开始审视到底是小子哪里出现了问题,为何没有在一开始就看到这样的惠民之策,反而还觉得这样的政令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就好比工商业的兴起,小可能够遇见,当时小子只想到了取消工商籍会对管理带来诸多不变,却完全忘记违规者不得在从事工商的处罚与取消工商户籍为他们带来的希望,而不在受到歧视的他们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工商业后,必然会带动工商业蓬勃发展,而小子所考虑的那些细枝末节,简直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其实我对你口中的这些儒生并没有太在意,他们到底是有风骨还是只有唯利是图又或者像我一样是什么蝇营狗苟的功利者,我啊就一个目的,不管你是要当百姓的爹,还是要做百姓的公仆,首先你得一心为百姓做事,要做公仆你就要为你的主子干实事,要做父母,你就要心疼你的子女,不然有多远滚多远,趁早滚回深山老林当你的隐士。”

    至于嘴上说什么天下英雄尽入吾榖中真的不重要,也没必要,更不会去学朱元璋‘寰中士大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