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回秣陵

道,这些话可谓是滴水不漏,但只是想到联盟对于荆州的有利之处,却忽略了可能为荆州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持反对意见的蒯越,就看得很明白,首先是袁绍和曹操的反应,其次则是刘澜是否会守信?

    别忘了刘繇的前车之鉴,刘澜这人实为卑鄙无耻的小人,先是夺了陶谦的徐州,又借联盟夺了刘繇的秣陵,这种人如何会守信,就算是守信,假如日后曹操争来攻徐州,难道真要寻求刘澜的帮助?只怕到时就要落一个与刘繇一般的下场了,那时请神容易送神难,主公又该如何自处?

    对于蒯越来说,刘澜简直就是这个世上最卑鄙无耻的小人,尤其是他的身份本来就出身底层,怎么可能有信义可言,看看这些年他做的那些事情吧,灵帝在时,连天子都敢反,后来若不是公孙瓒,他只怕早跑到草原当马匪了,可就是这样,依然固辞公孙,这就是他忘恩负义最好的体现,不说这些,就说他对刘繇干的那些龌蹉事情,所以完全是不值得醒来的。

    而正是这些话,使得刘表在对待刘澜的结盟时从一开始就持反对意见,可也正因为如此,当他与刘澜见面之后,反而放心了,刘澜没有蒯越说的那么糟,或者说,蒯越也不过是听了些市井之言,这看法本来就对刘澜有着偏见,可并不了解刘澜的蒯越却说的那么言之凿凿,说明了,他和蔡瑁的情况是一样的,有人不希望他与刘澜结盟。

    但当他与刘澜见面之后,他发现,刘澜没那么糟,而也同时看出,刘澜的野心要比他想象之中大,所以荆州的安危,他是不会假手他人的,那么和刘澜互不侵犯,看起来就是一条最佳选择,而为此,他只需付出几艘船罢了,何乐不为?

    而此时刘澜一路顺江而下,刚回到秣陵,他就将众将招到了议事厅中。

    “没想到诸公都已到了。”

    徐庶走进议事厅,看到关羽、张飞几人后拱手笑道,如今的徐庶早已不是当年青涩青年,蓄起了须,三缕美须飘扬,还真有些关二哥的风采,只不过鄂下长髯的长度却与关羽无法媲美,昂步入厅中后和关羽张飞几人拱手寒暄,道:“诸公,今日主公方回秣陵,就招你我商议,莫不是与刘表达成联盟,马上就要对孙策起兵了?”

    徐庶说着,每次议事之前,刘澜都会提前告之他们今日议事的议题,而他们也有的时候会准备一些其他议题在议事时提出,可今日与往常不同,事先徐庶没有得到一点风声,这不便想看看关羽和张飞二人是否提前又消息得知,可结果来看,二人也是摇着头,一副还想问问他的样子。

    徐庶笑了起来,连关羽和张飞都不知晓今日的议题,那不用说了,这么神秘,就说明肯定是要用兵了,而既然要用兵,首要一点就是秘密,绝密,正所谓兵贵胜,不贵久,既然要一举歼灭孙策,自然要以迅雷之速,不给敌方任何反应时间。

    只是要对付孙策可没有看起来那么容易,就算有了刘表的相助,也一样,毕竟这是需要荆州水军相助,可向来用兵都是致人为主而不是致于人,将攻打孙策这事完全依靠刘表,这事他不管怎么想都觉得不靠谱呢。

    与关羽二人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想到张飞直接就冒出一句’围师必阙,穷寇勿追。

    立时让两人一阵无语,而张飞好像也意识到说错了话,立时闭嘴,不敢再多说一句了,两人相视尴尬一笑,对张飞回冒出这么一句,徐庶并不奇怪,早在丹阳之战期间,张飞曾对他请教过不少,尤其是围师必阙,可谓是让他大为受用,而在偷袭寿春时,穷寇勿追又被他奉为神明,可偏生他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是都够了,认为打仗只要抱着这个态度就不会输,可他却并不了解现在攻打孙策的局面,这样一来他说这话就变得有些不合适呀了。

    虽然张飞没有感受到二人满满的恶意,但那轻蔑的感觉却由内心发出,虽然他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