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战开启(60)

吧,这可比黄承彦与我更管用,要清楚当年郑玄他都没给这个面子。

    虽然刘澜也明白,在一些自己认定的事情上,诸葛亮很可能连这位大哥的面子也不会给,可这终归是唯一的希望,不管怎么说,他们始终都是一家人。

    诸葛瑾突然脸色黯然道:“德安公有所不知,如果我能说动他的话,他就不会随叔父到豫章了……”

    刘澜反而大笑一声:“这就是各自的命,你也不要有什么别扭,如果不是他到豫章,又怎么会去荆州,就更不会败黄承彦为师了,可以说这一切何尝不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安排呢,我看啊,他在郑老那里,就学到了他的执拗,把郑老做事一根筋的性子全学了过去,可在黄承彦这里,他虽然变得随性许多,但遇事都亲力亲为这一点对他来说并不太好。

    如果他只是一县之长,大小事情都亲力亲为,必然乃是一位好县官,毕竟他的职权就那么大,要操心的事情也就那么多,个人精力完全能够应付得过来,可一旦他官做得越来越大,他这性格就不太合适了。

    不过他现在还小,今天也不过十八,连及冠的年龄还没到,也许等他真出仕了之后,进入官场几年之后,也许就学来了八面玲珑。

    诸葛瑾无言以对,端着酒樽喝着酒,他已经和兄弟四五年没有见过面了,分别之时,诸葛亮还是十三四的孩童,这些年到底成长为什么样子,确实不好评判,自然也就没法接话刘澜见他这个反应,虽然不明白为何他会对关于自己兄弟的话题提不起兴致,但很快,刘澜还是找到了能够让他有兴趣的话题。

    让他前往豫章,与他的叔父诸葛玄见面。

    诸葛瑾楞了一下,刘澜千里迢迢把他从秣陵招到九江,先是和他谈了一些他不了解的张勋,又是和他说了一番自己兄弟的事情,到最后更是让他直接前往豫章,反而一点也不提他在秣陵出仕的事情,这让他眼中明显露出了一抹不解,可他与诸葛亮有着一个最大的不同,诸葛亮凡事都喜欢问一句为什么,而他却习惯应诺一声,先去了豫章再说,至于刘澜的目的是什么,到了,通过分析判断,再去揣摩刘澜的用意,也许就能够瞧出一些眉目了。

    不过,刘澜可不会让他去揣摩自己的用意,而是直接把他的目的告之了诸葛玄,他发起的九江之战,势如破竹,可以说,他现在完全可以将豫章和九江占为已有,但是现在他并不想太过刺激各路诸侯,更何况现在袁绍在青州陈兵,曹操在兖州陈兵,他需要全力应付二人,所以九江和豫章暂时是不可能据为已有了,但是现在不占,不等于日后不占,为了日后能够顺利占据豫章,他已经说服了朱皓,而诸葛玄这里还有些变数,所以诸葛瑾这次来,可以说是来充当刘澜的说客。

    他也不知道诸葛瑾会不会前往,不过只要是聪明人,就应该明白,其实诸葛玄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连朱皓都已经转投了刘澜,诸葛玄还能有别的选择吗,他答应下来,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除非他想和刘澜硬抗到底,不过说实话,虽然诸葛玄明面有袁术背地里有刘表的支持,看起来是有着与刘澜一战之力,可到时候,他们会有几人真的愿意帮他,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尤其在九江之战后,袁术肯定不会在去因为九江和豫章来和刘澜决战,就算有小范围的短兵相接,估计也是因为刘澜入侵寿春,让袁术在主动挑衅刘澜,是绝无可能,而刘表,一直是以固守为主,最少这些年他可从未对外出兵过,对诸葛玄的支持,最多只是在粮草兵械之上,至于出兵,是不大可能了。

    现在的刘澜,对于天下任何势力来说,都是极为棘手的角色,诸葛瑾自然清楚自己该如何选择,当然他也必须要做出选择,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叔父,他可不希望叔父被某些人利用。

    刘澜在舀酒等候,一尊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