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徐州之战(13)

本第三次徐州之战在曹操眼中应该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大战,而刘澜派来的近卫军,更像是一种挑衅,可是这看似有些荒唐的交手,最后却是以这样一个结局,近卫军逃回了琅琊,而夏侯的部队,也返回了费县。

    战斗对于双方来说,损失的兵力都在刻意承受的范围之内,尤其是这一仗从战略的意义来说,双方都算得上取得了开门红,为接下来的徐州之战开了一个好头。

    对于曹操来说,他的部队经历过兖州之战、雒阳之战以及第二次徐州之战的洗礼之后绝对算得上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但是,他们并没有受到刘澜主力部队的考验,这世上,如果对刘澜统兵能耐谁最了解,那必然是他曹操无疑,因为他是亲眼见到刘澜统兵和练兵的,所以从黄巾之乱到如今,很多人都在谈论刘澜和他手下的将来,可是他们却忽视了刘澜真正恐怖的却是那支经历了十多年沙场考验的劲旅,这些才是让曹操最为忌惮的存在,也是他眼中真正恐怖的敌人。

    他们不仅战斗力恐怖,而且装备精良,这些年大战恶战参加无数,这是曹操最为看重的一点,说实话,如果他的部队不是在讨董时被徐荣消灭了,到今天,他相信也能和刘澜一较高下,但是在这么多沙场经验尤其是战斗力远不如徐州军的前提之下,本次的交手,可以让他对他的兖州军和刘澜的徐州军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结果不能说让他太满意,毕竟差距还是蛮大的,这就是现实,他无法改变,但他清醒的认识到,其实还是有一战的可能,毕竟这一仗,双方损失的兵力对比还是比较小的,要知道,那可是刘澜最精锐的近卫骑军。

    虽然这有兵力悬殊的关系,可是就是蒲忠那里虽然激烈一些,可是近卫骑兵却并没有直接将他们击垮,如果他当时的兵力在多一些,只要在多坚持一刻钟,那么结果就是另一个样子,夏侯将出现,对近卫军进行夹击,到时他们在腹背受敌的困境之下,全军覆没,将不是梦。

    徐州大战开战之初,兖州军便消灭了刘澜三大骑兵之一的近卫重甲军,这样的开门红,其意义可要比打下琅琊郡更有意义,有此一战未基础,这先手便在手中,开局如此完美,中盘官子那还不是赚到盆满钵满?

    不过现在看起来有些遗憾,连曹操都有些后悔为何当时那般谨慎而不是将兵力更权衡分配,但这就是结局,结果已经展现在面前,他必须接受,不过虽然遗憾,但也不是没有收获,就好比说步兵对付重甲骑兵的经验就尤为宝贵,用蒲忠的战斗总结来说,正面去冲击重甲骑兵,那无疑是以卵击石,有多少士兵都会被其消灭,根本就不可能挡下他们前进的步伐,但是如果是从两翼发起进攻,攻敌人的马腿,那么重甲骑兵将会陷入极大的困境之中,尤其是在他们笨重的反应之下,能够大量对他们造成杀伤。

    这是宝贵的经验,以前就听闻重甲骑兵的厉害,但看样子,重甲骑兵也并非是无敌的存在,不过他们防弓弩手却是一把好手,几乎毫无破绽,想要洞穿他们的铠甲,除非出动床弩,不然根本就不会伤他们分毫。

    这些都将成为曹操在再次遇到近卫军之后的宝贵经验,甚至他为此还专门将这些总结誊抄给了各军将领,甚至专程为曹仁送了过去,让他们在遇到敌军重骑兵之后,以如此战法指挥。

    至于对付龙骑军,曹操跟是一点都不担心,早在雒阳的时候,麴义就已经教会了他如何对付轻骑兵的办法,更何况在幽州,虽然他不是亲历者,但是也早有耳闻,先登死士将公孙瓒的骑兵杀得狼狈不堪,所以除了重甲兵有些拿捏不请,对付刘澜曹操还是有些信心的,而现在更是彻底有了底气。

    而刘澜处,其目的也完全达到,虽然从这些士兵口中获取的情报不多,但是费县城中只有三万山阳军,却让刘澜大吃一惊,因为他已经明白了曹操的意图,声东击西,这一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