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寿春之战(194)

曹操根本就不会考虑郗虑,他更多看重的还是他系豫州士卒的出身,因为这个身份是可要完美替代桓典,只有以豫州人去替换桓典,才能尽可能的让豫州士族们不会有任何顾虑。

    这件事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当然还有调查隐藏在宫内或者是可要自由出入攻城的人,把他们找出来更关键,这一次曹操是打算永绝后患,所以他有足够的耐心,不然的话现在行动,十有**会打草惊蛇,既然不会得到什么太好的结果,为何不保持耐心,等着他们一个个自己冒头出来?

    既然曹操已经决定了,那郭嘉也就只能接受,虽然最初他是很激动,甚至有一阵慌乱。但现在仔细想想,或许曹操的顾虑本身就是从大局出发,是自己太心急了,太想让曹公扫清一切危险进而大权独揽了,其实真的把献帝处死又能如何,现在司空已经把他架空了,他根本就不会对司空产生任何危险,但他好像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你郭嘉能想到探丸郎的刺杀甚至是毒酒,天子难道就想不到?肯定能想到,可郭嘉就是不相信天子有这个胆子,因为当年董卓死后的兵祸,会让献帝收起这些小聪明。

    献帝会不会收起这些小聪明还不得而知,就算真有这样的想法,想在严密防卫的司空府动手或平时护卫严密的出行时动手,又是痴人做梦,如果能真的有机可乘,天下想出掉司空的人太多了,也不会轮到他。

    “对于取代桓典这件事情,也就止于此间房间了,出去之后绝对不可泄露半个字,具体什么时候动手,我还需要再考虑。”曹操不忘对其叮嘱一句,后者听到之后心中噗噗乱跳,这就是说嘛恒典被撤已经刻不容缓了,现在没有动他,只不过是要等一个恰当的时间,毕竟直接罢免恒典是不大可能,所以他需要考虑恒典从九卿下来之后,该如何安置他。

    郭嘉不得不收起衣带诏的帛纸,有点扫兴,但曹公已经决定的事情,他只能执行,但是这些事情可以暂缓,可是王越的事情却不能再拖了,问道:“司空,王越已经脱逃多日了,一直没有他的消息,难道还要继续这样外松内紧,不发任何通缉告示吗?”

    曹操笑着说,道:“一勇之夫,能掀起什么大浪来,我到巴不得他直接杀上门来,甚至是对我进行暗杀,可惜就算我给他这个机会,只怕他也没有这个胆子!”曹操的意思很明显,对王越不需要大张旗鼓的通缉,这只会让他认定许都非常危险,反而把他逼走了,现在的办法就是要造成一片宽松的假象,让他觉得风头过了,只要他敢现身,到那时定让他走投无路,有家难回!”

    “那董承呢,难道还让他继续留在太庙?郭嘉又一次请示,有些事情不是他不能擅自做主,而是不能,必须要请示,尤其是在无法一劳永逸的解决麻烦之后就更得请示曹操,看他的态度到底如何。”

    “荀把董承贬去看守太庙,不仅没把他与天子隔开,反而还方便了二人暗中相见,还能够避开宫内的内线,这次是有史阿通风报信,可是二人说了些什么,却无从知晓,而下一次呢,可能连二人见面都会把所有人瞒过去,如果继续坐视这样的情况发生,那危险随时可能发生。”郭嘉沉吟着说,道:“不管是社稷还是太庙都不太合适,不如干脆让他去守毓秀台,毓秀台在外城,距离偏远,献帝只要去见董承,就肯定避不开他的眼线,反之太庙和社稷因为距离都城太近,献帝有太过办法瞒过众人出现到那里。”二人正说着,见夫人卞氏奉着药碗站在了门前,犹豫着向中堂内不断张望着,没有得到曹操的同意,虽然是正妻,卞氏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贸然打扰。

    外面的动静很快引起了曹操的注意,看到他和手中的药盏,曹操点点头,示意他可有进来,郭嘉立即从曹操身边战起,退到下首端坐,眼观鼻鼻观心,微低着头,老神在在,哪敢打量卞氏。

    卞氏将药盏轻轻放在曹操面前后便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