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三七章 工业成就(三)

的答复之后,才向地面指挥的塔台报告:“3号机起飞准备完毕,请求起飞。”

    刘广庆隔着塔台的大玻璃向跑道方向看了看,道:“同意起飞。”于是王新平向3号机打出了起飞的手势,并且讯速的让到一边。

    得到了命令的郑宗明立刻点火开动了发动机,并且推动节流阀。机首的螺旋桨开始转动,带动着飞机向前滑跑起来。

    郑宗明一手握着操作杆,一手缓缓的将节流阀逐渐推到了最大。飞机滑跑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开到200米处的位置时,速度己经超过了100码。郑宗明松开了节流阀,开始全神惯注的准备起飞。

    飞机滑跑到300米处时,速度己达到了130码,这已是飞机在地面滑跑的的最高速度了。于是郑宗明拉动操作杆,开始起飞,这时细心的人可以看到,飞机主翼后缘的连襟翼开始向下张开,而尾翼也由水平变为倾斜。而在高压气流的托举下,飞机的机头抬起,前主轮离开了地面,紧接着后轮也离开了地面,整个机体都己悬在空中。

    这时飞机的位置己跑到500米的地方,正是海归者和其他工作人人员所在的位置,而看着飞机离地升起,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

    就在这一片的欢呼声中,飞机在逐渐的升高,越过了头顶,越过了树稍、越过了山尖,越过了飞鸟,终于彻底的飞上了天空。当然,工作人员都见过样机的短距飞行,因此虽然欢呼,但也并不怎么太激动,而海归者们中还有少数人看到过汽车,但飞机确实都是第一次见到,现在看到飞机起飞的过程,自然是又是新奇,又是激动。

    他们都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知道这是一种机器,就和汽车、火车、轮船一样,到是不会和怪力乱神联系起来,但也知道飞行的难度要比在地上跑,水里游难得多,只有少数海归者从日本的报纸上看到过莱特兄弟制造飞机的消息,当时只当是异间奇谈而己,却没有想到海外华人能够造出能够飞行的机器,确实不简单。至少日本还没有这的飞机。而且不少人这才都发觉,在来华东政府这几天时间里,在不断的重新认识这个新兴的政治体。

    坐在驾驶室里的郑宗明看着地面的人物、树木、房屋、道路、山川、河流都在越变越小,心里也同样是感概万千,其实这样的场景,郑宗明己是司空见惯的,只是那是开着直升机,而现在自己是开着固定翼飞机。自从战斗机飞行员的选拨中淘汰,而为了能留在战斗的第一线上,郑宗明选择了舰载直升机,而放弃了开轰炸机,就以为自已这一辈子与固定翼飞机无缘了,却没有想到来到这个时代5年以后,自己不仅能开上固定翼飞机,而且还能亲自参与固定翼飞机的研发工作。

    当然,郑宗明的心里感概,但也没忘了随着和地面指挥塔台沟通,一面汇报自己的高度位置,一面报告飞机的状态,而这时在海上的岳阳舰也打开海空搜索雷达,观察飞机的飞行状态、飞行轨迹,并且也向地面指挥塔台报告观察的结果。

    大约在20分钟后,飞机上向到了1200米的高空,这时地面指挥塔台要求飞机改为平飞,不过飞机的起落架并没有收起,这也是试飞的常态。于是郑宗明一方面将节流阀收回了一点,让飞行的速度保持在110码左右,一面又拉动操作杆,调整连襟翼、尾翼的角度,将飞机改为平飞,并且又在地面指挥塔台的要求下,进行了90度的转弯,飞到了海面上。然后向指挥塔台报告,飞行正常、飞机状态正常。

    于是又保持了大约15分钟的飞行后,飞机又转了一个90度弯,并按照地面指挥塔台的要求,将飞行高度提升到1500米以上,并且将速度提升到了130码。其实根据计算机的计算,样机的最大飞行高度是2000米,速度为150码,不过1500米的高度,在这个时候来说,己经是最高了,而且这是样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