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还算镇定

士了。。。”

    多尔衮看了看多铎和阿济格等人,走到了代善的旁边。

    “二哥说的是,这一次大吴朝廷的皇帝吴宗睿,显然是想着灭掉我大清国,不过他恐怕没有想到,济尔哈朗驻守辽阳,派遣汉军突袭了西平堡,抢夺了不少的钱粮,彻底毁掉了西平堡,导致辽东的局势动荡,围困辽阳的登莱新军全数后撤。。。”

    代善扭头看了看多尔衮。

    “摄政王说的是,不过济尔哈朗后来的命令不咋地,汉军既然获得了胜利,达到了目的,回撤之后,就要迅速前往鞍山或者是辽阳,为什么要发起对围困辽阳登莱新军的进攻,这就是找死,我们有些满人,看不惯汉人,看不惯汉军,就算是汉八旗军士死光了,他们都觉得无所谓,作战的时候,怎么能够有这些想法,汉八旗也是八旗军,也是我们的重要力量,如果我们如此的轻视汉军,先皇当年何必组建汉八旗。。。”

    代善的语气颇为柔和,不过坐在一边的多铎和阿济格,脸色微微有些红了。

    多铎的确嚣张,有些时候在多尔衮面前说话都不顾忌,当年在皇太极面前说话也是大大咧咧的,不过在代善的面前,他还是有些收敛的,一来代善的资格太老了,曾经的四大贝勒之一,曾经做过太子,要不是出现这样那样的原因,早就是大清国的皇帝,二来代善有着充足的实力,麾下有正红旗和镶红旗两起,单独比较起来,多尔衮和多铎都比不上,如果代善转而全面支持皇上,多尔衮的力量势必遭受沉重打击,三来代善的年纪大很多,代善儿子的年龄都比多铎要大。

    多尔衮的认识,与代善差不多,他毕竟是摄政王,看问题的高度不一样。

    “二哥说的是,我已经给济尔哈朗写信了,专门说了这件事情,驻守辽阳的不少军官,居然提议让汉军在外围继续进攻登莱新军,还好二哥麾下的都统叶臣站出来说了公道话,说是让汉军继续在外围袭击登莱新军,结局就是全军覆没,甚至可能逼迫汉军归顺登莱新军,济尔哈朗听从了叶臣的建议,决定让汉军进入辽阳城,与满八旗和蒙八旗一道守卫辽阳城。”

    代善笑了笑,他清楚,叶臣说的话,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一个区区正红旗的都统,怎么可能决定这么大的事情,一方面是济尔哈朗本人就有这样的看法,叶臣不过是站出来帮忙说说话,另外一方面,多尔衮在辽阳安插有眼线,知晓那里的所有情况,多尔衮写去的信函,也促使济尔哈朗下定了决心。

    “哦,这个叶臣,我是知道的,曾经得到了先皇的器重,帮着我打理了一段时间的旗务,年级有些大了,好像年过六十了吧,这人有些本事,不过有些自负,遇见事情不知道转弯,也就适合在战场上冲杀,不适合做文官。。。”

    多尔衮点点头,脸上略微露出焦急的神情,这个时候他哪里有心事和代善探讨叶臣的为人和本事,直插镇北关的登莱新军,是大清国的一根刺,时刻都要戳向心脏的。

    “二哥,今日请您来,就是商议一下如何解决镇北关驻扎的登莱新军,这个镇北关,我有一些印象,不是很大,当年的萨尔浒之战结束,镇北关就被我大清国彻底放弃了,尔后八旗军的主力都是南进,也不可能去关注镇北关,这次朝廷派遣镶黄旗前往铁岭,关注的重点也不是镇北关,一来这镇北关距离开原城七十里地,路途遥远,二来镇北关已经彻底荒芜,在这里驻扎军队粮食运送难度很大,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大吴朝廷居然盯住了镇北关,派遣登莱新军占据了镇北关,此举对我大清国的威胁太大了啊。。。”

    代善闭上眼睛,显然是在沉思,这么大的事情,他也不可能随便开口。

    多铎忍不住了,站起身来。

    “摄政王,我愿意率领镶白旗的将士,前往镇北关,彻底剿灭登莱新军,消除我大清国的隐患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