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亲往台湾

 而郑彩采购的这230万条卷烟中,包括150万条香烟,80万条雪茄,总价为62万两银子,李啸再度慷慨表示,零头就不计了,就以这批香烟的货款,来抵消郑彩船队的运费。

    因为流民人数众多,李啸与郑彩约定,这次南去台湾,需至少空出300多艘船只来运送流民。等李啸复乘郑彩船队北返山东后,再用香烟抵消运费。

    郑彩对李啸的这个条件毫无异议,他甚至还在想着,等下次船队再来山东之时,李啸这边应该又生产了大批的香烟与雪茄,自已却正好同时买了回来,然后再大肆贩运转卖到南洋与日本。

    达成协议后,宾主双方感情更融洽,毕竟这年头,没什么能比利益与财富,更能笼络人心的了。

    崇祯九年十一月初二。

    这一天天气十分寒冷,暗云低垂,海风凛冽,细微晶莹的雪花,从空中飞扬而落,海天之间,充满了苍茫萧瑟的味道。

    李啸带着李浩然的百余人的护卫队,以及1200名辅兵,率领着28万3千流民,以及大批的医士与建筑工匠,再带上了早已采买准备好的500万石粮食,600万两银子,以及大批的各类赤凤卫出产的商货,登上郑彩的船队,南去台湾。

    运送粮食商货银两等物资的船只,早在前两天便装上了船,共装运了近一百艘大船,郑彩等人采购的卷烟、铁器、呢绒、生丝,绸缎等商货,则也装了150多艘大船,总购货额达到三百多万两银子。

    其余的350多艘船上,赐分别装运这36万3千名流民。平均每条船上乘坐了1000多名流民,虽然多有拥挤,却还基本乘坐得下。

    同时,李啸给这600艘船只,每艘船上配了20名辅兵,以和郑军士兵一起维持秩序。而全部的医士与工匠,以及护卫队,则全部与李啸一起,乘郑彩所坐的那艘最大的一号福船南去。

    36万流民上船的规模极其浩大,幸得民政司早作了规划,给每批流民都划分了具体的船只编号,这才使得流民上船时的队伍,忙而不乱,虽规模宏大,却井井有条。

    一时间,码头上哭声一片。

    流民们这般伤感,其实亦是情有可原。因为每个流民都知道,此去南行万里,今生今世,恐再难回北方的家园了。

    只不过,在残酷的生存问题面前,一切的乡愁,都只能被悄悄地藏在心里。

    一户户流民,衣衫褴褛,拖老带小,带着仅存的一点家当,分别上了船,随后消失在满船的人海中。

    据史传,整个明末的流民数量,前后相加多达近千万,在李啸眼里,这36万名流民,能有机会去台湾谋生,其实是还是难得的幸运儿呢。

    如果李啸没有穿越到这个世界,这些流民的命运,估计会相当悲惨,不是死于饥寒疾病,就是死于刀剑砍杀,最终在这一片战乱与饥荒的血腥年代中,默默死去,成为史书了一个冷冰冰的死亡数字。

    而现在,李啸相信,这些流民,却有如一颗颗种子一般,被自已撒拔向遥远的异域,然后在那里生根发芽,自此之后,流民得以休养生息,繁衍子孙,而那些被汉民百姓们辛苦开辟的异域土地,就会永远地成为中华固有的领土了。

    从流民开始上船,到全部船只离岸而去,整整花了近一个白天的时间。

    而李啸,亦在码头处,与自已的一众妻妾相拥告别。

    因为祖婉儿尚在坐月子,故没来送别,只有朱媺姵、卓那希、英格玛三人前来。想到女儿李婧刚出生不久,还未享受多少父爱,自已便要离她而去,李啸心下颇有些愧疚。

    妻妾们看着腰佩宝剑,肩披红艳披风,一身高级武官打扮的李啸,每个人眼中都满是深情与不舍。

    “夫君,你此去台湾,大概要呆多久?”头发被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