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18章 丝路

把名字中间那字拿掉,断无被凉州军胁迫可能。之前所以忐忑,一是不想节外生枝,二是无意公然站到凉州军对立面,三是对方有赠卷轴之义,又在将军称呼上对自己颇为慷慨,鱼不智不愿翻脸罢了。

    凉州军若认为能敲鱼不智的竹杠,那显然是找错了对象。

    “上郡胡市,我说了不算。”鱼不智说道,言语中隐隐多了些疏离之意。

    李傕和郭汜显然都察觉到了鱼不智的变化,两人对视一眼,暗自摇头。凉州军不敢明要胡市商机,可若是说他们对上郡胡市不眼红,显然是假话,两人其实有意动之以情,希望鱼不智看在天子和百官的份上,主动让份额,但观鱼不智神情,果然跟传言中一样,软硬不吃。

    A计划行不通,换B计划。

    李傕唱红脸,道:“鱼镇东何出此言?以我等地位,岂会贪图他人财货?”

    郭汜唱白脸:“直说吧,我们想跟你合伙做生意,但不是觊觎上郡胡市,河套那点生意,我们还看不上眼,要干就干大的!”

    鱼不智一愣:“干大的?”

    “出凉州,走过西域诸国,西边有贵霜和安息,据说更西边还有罗马,皆是与我大汉相当的大国。那些国家对我大汉出产的丝绸、磁器和茶叶非常痴迷,据说一匹丝绸运过去,能换回等重黄金,为我大汉挣回大量财富。可惜后来因国力衰退,大汉逐渐失去对西域控制权,与西国贸易随之中断。你们在上郡胡市搞得火热,我们便想,若是能重新恢复对西国的贸易往来,缺钱的困局自解,对我们,对天子百官都有好处。”郭汜直言不讳道。

    鱼不智泪流满面。

    尼妹,这是要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啊!

    凉州军居然有如此气魄,真是人不可貌相。

    鱼不智后来才知道,凉州军想出重开丝路的法子,跟他有着直接关系,眼睁睁看着上郡胡市赚得盆满钵满,凉州军想吃吃不着,被憋得难受至极。

    李傕实在想不出辙,最后只得找朝中大臣商议。

    百官不敢直接触怒凉州军,但也向来不合作,由于长安薪俸着实太低,这次百官竟然意外地很配合,献计献策重开丝路。大臣们心如明镜,甭管凉州军多么大逆不道,开丝路,国库收入势必得到极大提升,往大了说天子日子会舒坦些,往小处说,自家的小日子也能得到改善,是故这次朝臣和凉州军罕见地利益一致。

    想出好点子,还得有能力办到才行。

    通往西域的路,在凉州军和马腾、韩遂共同控制之下,长安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但重开丝路这么大的事,不是单靠长安的力量便能完成的,譬如过往畅销西国的大汉特产,主要来自关东,凉州和司隶区域出产有限,长安朝臣们想来想去,得出结论是必须找合作者。

    找逐鹿领合作,是凉州军和朝中众臣妥协的结果。

    为什么不找别人,单找鱼不智?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一条,信任问题。

    凉州军得位不正,不得人心,关东诸侯即便愿意合作,他们也不敢信,这就直接将绝大多数关东诸侯排除在外。凉州军原本有意找益州牧刘焉,或者荆州牧刘表合作,毕竟两位都是宗亲出身,实权州牧,治下地广人多,物产丰厚,最要紧是两人辖区与凉州军地盘接壤,开展商业合作颇为方便。没想到的是,朝臣坚决不答应,找了一大堆理由说这两人如何如何不合适,其实凉州军明白,朝臣对刘表刘焉只顾当土皇帝,对宗室和社稷缺乏实际支持的行径非常反感,跟那两个瓜货合作,百官感情上难以接受。

    换作别的事情,凉州军说不定就乾纲独断了,但重开丝路主要是经营,凉州军一群武夫,哪干得了这个?这事离不开百官的帮忙。

    如此一来,合适的人选只有一位:鱼不智。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