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七十一章 共创四赢

下。

    帝后离京避暑时,南巡大军已疾驰数千里,穿越了南方五岭,抵达岭南郡的布山城,进行短暂休整。

    行军速度之所以能如此迅速,除却是皆为骑兵,更因汉境内官道畅通,且沿途郡县早已得了太尉府军令,大军虽不入城,然各类粮草军需皆可就地补给,没甚么后勤压力。

    可以说,此番亦是对大汉境内紧急军事调动能力的检验,所幸各郡县的表现都不错,否则今年岁末返京述职时,怕是要被问着的。

    太尉府的职能,亦是体现在此处,非但大汉境内要如此,在西域乃至中亚亦得如此,轮驻敦煌的戍边骑营,每岁皆出塞,往诸多属国巡狩,亦皆是就地补给。

    西域和中亚之地,凡大汉属国者,若无法保障汉骑军需,将遭汉廷斥责乃至重惩,饶是换个城主乃至国君,都不无可能。

    亦因如此,汉廷虽未在西域和中亚囤驻重兵,诸多属国却不敢有半分悖逆之举,安息与巽加亦不敢越界半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汉廷对军事后勤保障,向来就无比重视,容不得半点轻忽。

    皇帝刘彻深知,在大力推进工业化之际,不宜大肆在境外驻军,更不能贪慕虚名,毫无节制的开疆拓土。

    疆土再广袤,不能有效治理,有甚么意义?

    只为划国界?

    傻不傻?

    实力若是足够,一句“华夏固有疆土”,全世界就都是汉人的。

    实力若是不够,就算现今将亚欧非大陆都占了,后人守得住?

    不瞧瞧现今的罗马共和国,多年来为国内平叛耗费了多大的人力物力,这就是盲目扩张的恶果,且手段不够狠,若换了刘彻是罗马主政者,攻占巴尔干半岛后,必是要将马其顿人和斯巴达人杀得血流成河,而不只是血腥镇压。

    想要人口,鼓励本族百姓玩命生育就是了,想融合外族迅速扩张,尤其是融合祖辈上阔过的马其顿人和彪悍不屈的斯巴达人,这特么不是脑子有水?

    炎黄子孙,最大的优势就是擅长种田生娃,好好发展民生,生他十四亿,资源不够,地不足,都可以轻轻松松解决的。

    大汉现今不过八千余万人口,构筑完整的一次和二次工业链都尚嫌不足,就特么想着跑马圈地,到处移民,要搞多少基建,要投入多少兵力,要浪费多少教育资源,这些都不算的么?

    盲目的开疆拓土,那是好大喜功,是后世历史网文的穿越主角最常犯的错误,实则完全没有必要,且会留下极大的隐患。

    后世的蒙古帝国横贯欧亚,撑了几年?

    若是蒙古帝国不大搞分封,不分散实力,就算欧洲和西亚丢了,蒙元也绝不会迅速败亡。

    这是华夏汉人的大幸,亦是蒙元的大不幸。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刘彻身为穿越众,可不想重蹈蒙元覆辙,更不可能轻易往外移民占地。

    秦朝往岭南迁徙六十万中原百姓,使得赵佗能趁秦末大乱,拥兵自立,建立南越。

    现今的大汉若往西域乃至中亚移民,万一日后华夏内乱,国力凋敝,一群藩镇将领领着白皮蛮夷反攻倒算,这特么不是作茧自缚?

    还是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拳头够硬,星辰大海都是你的,急个毛线。

    将士也是爹生父母养的,又不是后世的网游,点点鼠标,就能刷人口暴兵,谁家死了孩子不心疼,帝皇可以冷血,可以泯灭人性,但那是对政敌,对外族,然对治下百姓,不说爱民如子的套话,好歹要有点仁心善念。

    为彰显自身武功,驱使将士打些毫无意义的战争,这就是史上汉武帝在其晚年时,因“穷兵黩武”而为人诟病,且下诏罪己的主因。

    若在封狼居胥后,汉武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