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1章 渐入正轨

,他们死心塌地的在人民村住下。

    现在,人民村人口共有900人,用不了多久就会突破1000人。

    周围粮食收的差不多,各组的人回归本职工作,兵工业快速发展。

    首先,一座高炉的钢铁产量不够,李旭先生产来大量的耐火砖,用以建设第二座高炉。

    相对第一座高炉李旭又采用了一项新技术,就是将炉顶的废气重新用鼓风机鼓入炉中,循环利用。

    同时用强酸简易的化验了铁矿中的矿石比率,让铁厂以化验出的数据,通过一个公式按比率算出一定量的铁矿大约能出多少铁,严格要求在生产多少钢铁后要熄火清理炉渣,过去这些工作需要经验丰富的老炼铁匠来把握,李旭这种方法,能让一个普通人也知道怎么做。

    李旭相信,第二座高炉建好后,人民村的钢铁产量能提高两倍,而且钢铁的质量会更好。

    其次,隧发枪产量稳步提高,现在人民村已经有70杆隧发枪,4尊大炮。火药组搜集的粪便经过时间的发酵,出产大量的硝土,共制作出1000斤火药。

    隧发枪有了,火炮有了,火药有了,李旭专门在战斗组下成立了火枪队和火炮队。

    火枪队是以后战斗的主力,一共60人,分为3个小队,每个小队20人。

    火枪队的训练很简单,1小队填装好火药,准备发射,2小队、3小队在后面准备,等1小队发射完毕后,1小队蹲下继续填装火药,2小队准备发射,发射完毕,3小队再发射。

    如此循环往复,可以保证在一段时间内连续火力打击。

    由于火药组新弄出来1000斤火药,李旭可以让他们放心练习,一时间,人民村后时不时传来砰砰的响声。

    火炮队也有20个人,这20人在熟悉火炮发射后,主要练习准确度,李旭弄了准星,只要不是傻子,练上一段时间,都能出山。

    人民村兵工业发展迅速,人民村的实力也急速发展。

    不过想要对付万人以上的流寇和官兵,还远远不够。

    那需要整个工业的飞跃发展。

    发展整个工业,光靠李旭自己是不行的。

    李旭有机械知识,也懂得怎么制作高水平的机械,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高新材料,他的想法无法实施。

    而且,就算有材料,他一个人能造出多少大炮?

    所以,提升人民的知识水平才是基本。

    李旭编写了拼音教材,普及识字率,编写基础物理,基础化学,让有条件的人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为以后工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常瑞呢?让他别抢收粮食了,回来教学,我要让他在一个月内,把人民村的识字率提高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