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二四章、一啄一饮皆门道

让自己在当初,拒绝了狡狐的招揽呢?

    被打压也是应该的。

    唉....

    除了感慨世事无常之外,王平还生出了自我安慰的心灰意冷:至少,他是领着俸禄的朝廷官僚,是有身份的。比其他当兵卒的賨人、依然在深山窝着的賨人要好得多。

    所以呢,作为巴西郡士人之望的黄权,屈尊来表达狡狐的器重,王平当即就感慨万分,二话不说的就答应了。

    信誓旦旦的拍着胸口,说他只需要一个月时间,就会带上一千军纪严明、骁勇善战的賨人兵卒,赶去巴郡江州报道。

    大丈夫生于世间,当建功立业!

    他王平此生摆脱不了賨人的身份,那就努力就让后代摆脱了!

    更何况,他已经错过了一次机会,再错这次,此生估计就只能老死榻前儿女的悲鸣中。

    至于狡狐给的考验,去招揽一千賨人,对他来说完全不是个事。

    以他同为賨人的身份,不用亲自去深山中招揽;只要放出话来,无数想让妻儿过上好日子的賨人,就会自己跑来抢名额。

    王平这边搞定了以后,黄权又去拜访张嶷,事情却是有了些波折。

    不是张嶷再度拒绝了狡狐的善意。

    他虽然出身贫寒,但自幼便豁达豪壮,也有当代士人普遍崇尚的抱负:好男儿当千里觅封侯。

    大汉朝拜刘邦“非军功不封侯”之言所赐,想封侯最好的途径就是上战场立下军功。

    虽然说如今没有军功封侯者也不少,但终究是太难了。

    比如当年的荀彧,已故魏王曹孟德上表朝廷给他封侯的时候,他就谦虚退让说自己没有军功不能封侯。后来还是曹老大固请,才接受了。

    以荀彧在曹魏的功劳,封侯还要谦让呢!张嶷不上战场就想觅封侯,岂能是容易的事?

    但是呢,张嶷虽愿征战沙场,却无法完成狡狐给他的考验。

    狡狐让他招揽一千賨人兵卒作为部下,还必须是深山里的賨人。

    张嶷的官职只是县里的功曹小吏,但不妨碍他想到狡狐为什么要明令要招揽深山中賨人,而不是郡内与汉人杂居的賨人。

    像狡狐这样集督战与牧守一方的当权者,政绩的来源不仅是战功。

    还有让治下人口丰实,好让朝廷的赋税更多点。

    居住在偏僻深山里的賨人,就是没有编入户籍的化外之民。他们如果愿意来当兵吃粮,官府就会以照顾他们家人的名义,将他们都给编户籍了。

    等于给狡狐治下增加了人口。

    但这点张嶷做不到。

    他和王平不一样,王平是汉化的賨人,天生就能得到这些化外之民信任。

    而且他还穷,名声也不大,加上汉人欺压賨人的事情屡见不鲜,那些化外之民对于他的招揽,天生会带有疑虑与戒备。

    说不定还会以为,这个汉人官吏是来骗他们上战场当炮灰的。

    反正这种事,在巴蜀之地又不新鲜。

    所以呢,当张嶷将自己的困境说给黄权,很感激的、很惋惜的请他转达自己无法为狡狐效命的时候,黄权的脸就有些黑。

    不是对张嶷的无奈婉拒,而是在心中骂起了狡狐陈恒的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