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章 李克敌奉召

    刘兆采纳荀哲之计,下召李克敌回京,并答应与匈奴议和,荀哲代其与匈奴使臣磋商和谈事谊。

    李克敌收复三郡,正欲趁势征讨域外,这时却收到天子诏书,命其收兵还朝。李克敌只得听命收兵,除填补三郡守军其余兵卒皆带回。

    李克敌多少有些不甘心,为将者想要建功立业,开疆拓土为先,如此趁胜追击的大好机会却要放弃。

    这日,大军行至涿郡城外二十里处,董霄及幽州守军在此便要与镇北军分开。

    董昌得了消息,命人在路边搭了个棚子,备下酒菜。此时见李克敌与董霄当先打马而来,连忙迎了上去。

    “董昌恭喜将军得胜归来。”

    李克敌下了马,哈哈笑了几声,调侃道:“董大人可是与我送庆功酒来的。”

    董昌侧了侧身,冲李克敌做了个请的手势,“知道将军着急回京复命,便让人在此备下薄酒,将军可赏脸小酌一杯?”

    “早前便说要与董大人同饮庆功酒,不能言而无信,董大人请。”

    李克敌与董昌相携而行,董霄跟在两人身后。

    三人走进棚子跪坐下,董霄给李克敌和董昌倒上酒,董昌双手持樽,“将军,请。”

    李克敌一口饮尽杯中酒,说道:“好酒!大军还要赶路,克敌就不多耽搁了。多谢董大人盛情。”

    “呵呵。无妨无妨。”董昌满脸是笑,放下酒樽说道:“只有一件事想烦请将军答应。”

    “董大人请讲。”

    董昌看了眼董霄,说道:“将军也知道,我就霄儿一个儿子,从小也是娇生惯养的……”

    董霄听这两句,连忙打断董昌:“爹,你说这些做什么!”

    董昌瞪了他一眼,接着说道:“这孩子从小不着调,大了倒是知道上进了。这次也是主动要给将军做先锋官领兵打仗。”

    李克敌不知董昌什么意思,但也觉得董霄表现不错,便诚心诚意的夸道:“董大人,董兄此一役表现的非常好,当真是应了那句虎父无犬子。”

    “哈哈,将军谬赞了。”董昌摸着胡子哈哈笑道:“将军回京复命,可否带上霄儿一起,也让他能多长长见识。”

    董昌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此次幽州府兵出战,便是打算跟在李克敌身后白捡功劳,谁知董霄这傻小子主动要替人冲锋陷阵,渔阳城便是他带领幽州府军打下来的。兵不能白出,仗不能白打,李克敌此番回京,必是要受封赏,虽说他的战报写的皆是董霄和幽州府兵的功劳,但奈何他不知道李克敌的战报是怎么写的,董霄要是不去京城,陛下还不知道能不能想起他们幽州府兵的功劳呢。

    李克敌一听,只是让董霄随他回京,连忙说道:“些许小事而已,董兄若无事,只管跟我走就是了。”

    董霄一听进京,也是心痒,便将令牌交给董昌,随李克敌一起走了。

    李克敌带领镇北军回到雁门关,留下吴虎坐镇,只带了董霄、林瑞与十几个亲信南下回京。

    越往南走,李克敌的心情就越是沉闷,原本被召令撤兵已是憋屈,这一路走来,又想起上一次随李进忠回京的场景。上一次还是大雪封山,义父还与自己谈笑,现如今春暖花开,人却已经阴阳两隔。

    董霄和林瑞见李克敌面色不好,大概猜到是为了什么,也不敢插科打诨,一行人只管闷头赶路。

    太原周围多山,山中多匪患,牛莽山牛头寨便是其中匪寨之一,寨中有两个寨主,百余喽啰,平时干些劫道打劫之事。

    几月前李进忠率部从山下路过,吓得一众山匪躲进山中,直至前些日子才偷偷派人回来打听,原来只是镇北军路过。两个寨主这才带着喽啰返回。

    这日二寨主周冲带人在山头盯梢,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