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94 高薪养廉

一两个合适的教授,都是难上加难。”r/>

    r/>

    史可法无奈的叹气。r/>

    r/>

    其实,这个事情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r/>

    r/>

    明末的读书人,虽然不要脸的很多,但那是在面对生死存亡的死后,他们可能会选择苟且偷生。r/>

    r/>

    在不关系到生死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利益的多少,还真有一些人还保持着他们文人相轻的态度。r/>

    r/>

    你一个书院怎么了,不过是新建的东西,怎么跟自己所在千年传承的书院相比?r/>

    r/>

    像是毕懋康那样通情达理的人,还是太少。r/>

    r/>

    毕竟,在多数人心里,还是传统的状态,大家比较的,就是哪一个版本对经典的解读更适合眼前的科举。r/>

    r/>

    而毕懋康不一样,他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同样算是开眼看世界的科研工作者。r/>

    r/>

    某种程度上,他和徐光启都是大明的本土科学家。r/>

    r/>

    科学的进步,就是在思维的碰撞和技术的不断改进中产生的,所以,他们属于兼容并包的类型。r/>

    r/>

    因此,虽然是同样是一个书院的山长,但是在毕懋康的观念里,很少把学院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因此交流也比较多。r/>

    r/>

    谁是自己的对手,毕懋康很清楚,他们是传统书院,竞争的必然是大明各地的书院。r/>

    r/>

    学院则不然,虽然也有四书五经的教学内容,但是更多的在科学等方面的内容。r/>

    r/>

    外出和留校的学生们,都还有时间在京城盘桓一阵再走,但是对于去六部的学生,就不一样了。r/>

    r/>

    他们甚至于还闹出来一些小波澜。r/>

    r/>

    自从有宋一朝,刻意打压任侠之风后,尚武之风便开始大打折扣。r/>

    r/>

    别的不说,大明官员和士大夫没有随身佩戴兵刃的习惯,所以进入六部学院学生们就成了异类。r/>

    r/>

    大家都已经不带大宝剑出入有七八百年,现在突然有人这么搞,那绝对就是话题性十足。r/>

    r/>

    那些学院系的新官,生生的用他们的力量,作出了改变……r/>

    r/>

    只要出行,腰间必然挂着学院特制的那柄长刀,学院的学生给它起了个名字,称之为“明刀”。r/>

    r/>

    刀的名,人的影,看见刀就能看见人。r/>

    r/>

    另一层则是有谐音的含义,名刀,也能作为有名的兵刃出现。r/>

    r/>

    作为武官,还能佩戴兵刃,也没人说什么。r/>

    r/>

    甚至于是他们不带武器,才会招人说什么。r/>

    r/>

    这些学院系新官,有这自身的问题在当中,别的读书人,你说是读书人,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