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九八章 大隐隐于市



    李恪抻着懒腰从后舱下车,一回头,看到沧海君骂骂咧咧背着一席六七尺方的竹编小榻跟在身后。

    那榻就牢牢捆扎在沧海君的肩背,榻上有扶手,有靠背,还依照生物工程学撑出柔软的腰背支撑,慎行舒舒服服坐在榻上,脸上全是满足之意。

    与始皇帝的一唔让李恪发现了慎行的老态,考虑以后常有跋涉,李恪就专门设计了这个人力驮榻,让老迈的慎行可以舒舒服服度过这段旅程。

    而眼下,是背榻第一次投入实用。

    好好的山大王混成驮马,沧海君心中必然不忿,他迈着大步凑到李恪身边,瓮声瓮气道:“先生,凭甚是我背?”

    李恪昂着脑袋扫了他一眼,施施然说:“由养他们要留在霸下钻研木牛,师姊被诚意邀请,一旁助手,眼下唯有你我随老师去往阳城,不是你背,便是我背。”

    “你的老师,你为甚不背?”

    “我等此先便说好了,本着不劳不食的原则,背老师者饮酒,不背者不饮,公平,合理,一如秦律。”

    沧海君嘶声怒吼:“你本就不饮酒!”

    “然,你饮。”

    时近五月,鸟语花香,一行三人自荒野缓步寻到驿道,顺着驿道一路西行,直看到阳城高墙。

    “老师,依您所言,徐师如今仍被挂榜通缉?”

    “官府确是有他的悬赏,不过也无甚大事。他为荆轲打造刺秦利刃乃是行事前三年所作之事,虽号为同罪,实与此事毫无关系,此事在中原之地多有人知,反秦之人不将其视作同道,近秦之人也不将其视作异类,大致可算是无人在意。”

    “无人在意,他便能顶着悬赏,堂而皇之居于官市当中?”

    “隐姓埋名自是难免。”慎行无所谓地笑了笑,“毕竟如今这天下最多的便是法吏,若是真能擒获刺王同伙,对他们而言可是大功一件。”

    “原来如此。”李恪赞叹地笑了一下,“隐姓埋名,藏于官市,此人倒是通晓大隐隐于市的道理。”

    慎行眼睛一亮,击节赞叹:“恪,这大隐之言,颇得神妙。”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首阳,老聃伏柱史。老师,隐士并非如今才有,大隐之说也非我所创,当不得您如此夸奖。”

    两人说笑着缴了验传、城税,沧海君继续装聋作哑,扮作哑奴,比划着手势为难更卒,直到更卒面红耳赤,这才慢悠悠交出新制的验传符文,真正坐实了癃人的身份。

    李恪觉得,这大概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隐,中隐隐于癃。

    如此想来,似乎在大秦,刺秦才是成为隐士的先决条件,个中风险委实太大,甚至还不如激流勇进来得安逸……

    他就这样没着没落地想着,随着人流混入到繁市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