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零六章 学有成,世扬名

,扭的又不是我的脚。”李恪哑然失笑道,“你等的问题,在于割裂了设计问题与使用环境。设计之人学以致用,本就该考虑到方方面面,否则木牛易制,你等倒是可以制出来一架架试,往后若遇上如獏行这般大,亦或是如阴阳炉这般精细之物,你等又当如何?”

    众人细细品着李恪的话,一时间都是羞愧难当。

    就在这时,李恪耳边传来一声长叹。

    “今日得见恪君威风,方知你我差距之大。旁人在恪君年纪尚想着求学之事,恪君却已能为人师表了……”

    李恪哈哈一笑,长身而起:“平君,家中琐事果真难不住你。”

    ……

    李恪亲自下阶,引着陈平穿入霸下,一路上行登临竹楼。

    竹楼有名,称作碑楼,取义霸下驼碑。

    它的样子也像块碑。整体是平房设计,拢共两层,上三下五。里头的房间仅有巴掌大小,以软席张地,一应家什如几、榻、柜等皆固定原地,如此才能保证霸下行动之时,屋中不会一团乱麻。

    这种连排的设计方案像极了后世的宿舍楼,李恪本以为是墨子带给墨家的,略一打听,才知道居然是风舞的独门创意。

    碑楼的设计让风舞从此坐稳了霸下驮楼设计师的位置,也让李恪对他另眼相看,自苍居一众墨者中将他挑选出来用作助手,像由养、儒和泰那般着力培养。

    算起来,陈平是李恪在霸下获得房间以后的第一个客人。

    他带着陈平登楼,踩着吱呀作响的过道来到左首,推门而入。

    陈平只觉得叹为观止。

    “世人说墨家秘艺神鬼莫测,我本不信,如今见到巨龟驮楼,才知晓世人口中的墨者,远不及墨家万一……”

    李恪抬手请陈平坐下,打开柜,取出泥炉、瓦釜、干花,注水煮茶。

    他摇摇头说:“你不曾见过霸下动静,端坐楼上地动山摇,委实不是好的体验。”

    陈平哭笑不得道:“远游之时,连皇帝都得蜗居车中,你却有楼可住,还有甚不满的?”

    “归根结底,一间能动的破宅子而已。”李恪耸了耸肩,“在我心中,霸下可改之处多如牛毛,只是工程太大,一时反倒不知从何着手。”

    “恪君委实博学啊!”

    李恪淡淡一笑:“且不说我,你兄嫂如何?”

    “恪君走后,我取你金,去四方八邻换回债契,又以契为谒,在阿嫂门前长跪了半个时辰……”

    “你跪了?”

    “长兄如父,长嫂如母,这些年阿嫂兢兢业业操使家事,细细想来,我亏欠她颇多,这一跪,她当得起。”

    “然后呢?”

    “还债之后,恪君之财尚有六金有余,我全数交在阿嫂手中,请她在我走后,照拂我兄。两人之争本就应我而起,如今我离家而走,两人自然和好如初。”

    庖丁解牛啊……

    李恪赞叹一声,轻声说道:“大丈夫行事不拘小节,平君一跪说和兄嫂,此事当成一时佳话。”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一枚竹简。简上写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底部以红漆加印,是半个齿轮造型,齿轮正中有齐篆阳刻的一个【钜】子,正是大名鼎鼎的墨家钜子令。

    “平君,幸不辱命,商山荐书在此。”

    陈平大喜过望,他迫不及待地伸手接过荐书,拿在手上,像抚摸爱人似地抚摸着简上的字:“以行观之,平敏学善思,与老庄之说缘重,今荐于兄,望十数年后,道门再出大家……”

    “商山远在内史,平君可想过求学之中,三役如何?”

    这是秦时百家共同的困境。

    商君奉行壹教之论,秦法规定,只有学室学子可免徭役四年,于是百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