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322.积极备战

衙门去。

    大宋境内如火如荼,远远不是暗流涌动能够形容。

    那些距离长沙城不远的城池内率先张贴从百姓们手中采购粮食的告示。

    有府衙官吏、衙役簇拥在城门口,还有许多守军围绕。

    他们在这里摆下收购粮食的摊子,金、银、铜板还有银钞就摆在旁边。一摞摞的箱子叠在一块。

    有些箱子已经打开了,那金灿灿的光芒在阳光下甚是耀眼。

    挑着担的百姓们排着队,一个个用粮草换走了财物。

    许多人家都只留下自己家吃的粮食。

    这不仅仅是大宋朝廷收购粮食的价格颇为公道,更是因为民心是向着朝廷的。

    虽然民间尚且还不知道可能有战事要降临,但他们还是选择不遗余力地相助朝廷。

    甚至有些百姓在将粮草送过来后,连金银都不要。还说及许多家中以前受府衙、军队帮助的事。

    只这些采购粮食的官吏们还是都将财物塞到了他们的手中。

    有官员笑着说“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天。皇上有旨意在先,我等可不能占你们任何的便宜。”

    这又是让得不少百姓为之动容。

    大宋能够出现这样的皇帝,实是大宋万民之福。

    而当这些事渐渐传开去后,又让得各地前来送粮的百姓越来越多起来。

    各城城门口都是蜂拥如潮的情景。

    蜀中、大理等军区各地有禁军驻扎的城池内。

    军工部的作坊内亦是如火如荼。

    许多工匠都是赤着臂膀,即便是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中也是大汗淋漓。

    军工部有令,着各地作坊以最快的度赶制改良后的军火,还设下奖惩制度。

    这些个工匠们不管是出自爱国之心,还是为谋私利,都不出意外地干得热火朝天。

    蜀中成都府。

    有飞鸽落在成都府内。

    然后有士卒拿着信匆匆向着军区内张光宝寻常时办公的地方跑去。

    这封信自然是赵洞庭盖下大印的圣旨。

    张光宝在见过信后,没敢迟疑,当即又是数道军令传了下去,往分镇蜀中各地的禁军中而去。

    他到现在其实也已经知道吐蕃的动静了。只对于赵洞庭的旨意却还是没有半点的迟疑。

    赵洞庭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这甚至让得各军将领对他都已经到盲从的地步。

    张光宝根本没有去想吐蕃兵杀过来会如何,他只知道,皇上既然让他率军出征,那必然就是已经有对付吐蕃兵的办法。

    一时间,蜀中境内各大禁军云动。

    自几日前张光宝让郑益杭他们做好出征准备时,郑益杭这些人其实就已经有些跃跃欲试了。

    算下来,大宋也安定有段时间了。或许那些文臣们很是享受这种情形,但郑益杭这些武将,却是未必适应。

    他们都是跟着赵洞庭征伐出来的,习惯沙场厮杀的生活,长时间没有仗打,就像是武夫许长时间不操刀那般,难免会有些手痒。

    随着张光宝的军令到得各军之中,郑益杭、巴统这些人便就是匆匆领军大军向着成都府汇聚而去。

    蜀中境内,几条主要官道上都可见到有漫长如龙的禁军在行进着。

    军中粮草无数。

    旗帜飘扬。

    路过的百姓们瞧见这幕,都是让道路旁,眼中难免有着惊讶疑惑之色。

    但是,却并没有谁的脸上露出来惊慌之色。

    看起来,他们似是根本不担心又要打仗似的。这实是他们对朝廷、对禁军有着十足的信心。

    这些年大宋禁军的所向披靡,不仅仅只是让中原各国为之胆寒,同时,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